脑筋活 双手勤 震中群众农家乐

2014-09-25来源 : 互联网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在除旧迎新之际,芦山县龙门乡古城村一棵千年金丝楠古树下,传来阵阵欢笑声。这是古城村村民骆良勇家杀了猪,正在宴请亲朋,同时为即将开张的农家乐做准备。

“2013年过去了,带走了地震的伤痛,2014年来了,我要把农家乐开起来,经营得红红**的。”在宴席上,骆良勇端起酒杯,许下新年的愿望。

时光如梭,“4·20”芦山强烈地震已经过去大半年,再次回忆,骆良勇的父亲骆朝康已经有些淡忘了。

“只记得当时地动山摇,大家都很害怕,但是地震当天,救援部队和志愿者就赶到了。”骆朝康家在地震当日就迎来了三拨志愿者队伍。他腾出自家的院坝,并将库存的物资与志愿者们分享。

壹基金、友诚基金会、益众公益等三家公益组织分别在骆朝康家驻扎了两个月左右。“可以说是同吃同住,不分彼此的关系了。”骆朝康告诉记者,志愿者们的到来,不仅帮助大家渡过了难关,其中一家基金会还参与了古城村的震后产业**工作。

“志愿者们经常到山里去寻找资源,发掘可以走的产业路子。”经过分析研判,志愿者们建议古城村发展竹编产业。

于是,骆良勇和村里的其他人一起建立了竹编产业合作社,制作竹编产品。

“志愿者帮得了我们一时,但帮不了我们一辈子。为什么不在搞竹编产业的同时,发展乡村旅游业呢?”骆良勇的一个念头油然而生。

龙门乡古城村古城坪组距离芦山县城17公里,该村拥有红色文化旧址、千年金丝楠古树、青山绿水等丰富的旅游资源,且与龙门溶洞、围塔漏斗等自然景观连成一片。在灾后重建中,古城村还被纳入了全县的旅游规划范围。

“今年已经有好几拨外地游客前来旅游,我们做农家菜接待他们,每次都有近千元的收入。”骆良勇说,为了农家乐的生意,他今年还宰杀了两头猪,用于制作农家腊肉、香肠,吸引外地游客。

“腊肉、烟熏肚条、甜烧白……都是芦山特色‘九大碗’。”骆朝康有一手好厨艺,每次村上红白喜事都会找他当厨师。

坐拥各种优势,脑筋灵活的骆良勇决定把自家的旧房改建成乡村农家乐,用于接待外地游客。

“以前游客来了,吃顿饭就走了。我们没有接待能力,留不住人。”骆良勇考虑一番,决定拆掉砖瓦墙,改建新楼房。他在自家楼房的旁边又建起了一座木楼,当农家乐的客栈。目前,农家乐的整体框架已经完成。

“争取春节前竣工,年后开张营业。”骆良勇说,除了提供住宿外,他还将在院坝里修建花园、茶座等设施,让游客能驻足古城,体验芦山的山水美景。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