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江水系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0.47公里,其中流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5条即西河、玉溪河、天全河、荥经河、周公河,除玉溪河外其余大支流均自右岸汇入形成扇状水系。芦山河,古称青衣水、蒙水,近代名称很多,常称玉溪河。
它*早是被视为青衣江的主源,以为水发蒙山(今罗绳山),但实为发自邛崃山脉南段羊子岭大雪塘,源流段称黄水河,流至锯于山后称玉溪河,直奔金鸡峡,此峡长约1.6公里,雄踞临邛古道,出峡600米即为大型引水工程玉溪河渠*枢纽,闸坝横切江中,蔚为壮观,控制了芦山河流域面积75%,大部水量皆在各灌溉时段横穿镇西山隧洞,控灌流域外的耕地80.6万亩,灌溉本流域的耕地6万亩左右。芦山河在此减少了52%的水量,流至芦山城南纳西川河(古名清源河)后,在枯水期多以茶黑色的水流于三江口注入清澈的宝兴河,这是水质污染之故。芦山河全长113公里,流域面积1397平方公里,水资源开发程度为青衣江各支流之冠。在这里,1936年1月红四方面军曾以芦山县为中心,建立过四川省苏维埃**,军民为之浴血战斗,仅芦山一县就有一千二百余贫苦农民为之捐躯。
天全河,古称徙水、和川,俗称始阳河。因它的长度略短于荥经河,才屈居青衣江第二号支流。此河发自夹金山东伸支脉金棚山南麓,经昂川河自然保护区域后,纳两路河。两路河源出二郎山(海拔3437米)东麓,山势雄浑,植彼带谱古朴而华丽,姹紫嫣红的高山**贯穿春、夏、秋,川藏公路溯源而上,盘旋于危崖与飞瀑之中。
天全河在两河口一段称喇叭河(可同蜂桶寨相媲美的自然保护区即冠以此名)。流至拉塔河来汇处,才始称天全河,继纳白沙河后,抵天全城西禁门关。此关古为边防要塞,两岸危崖若紧闭之天然门户。今有两座公路大桥横跨关前,亦为川藏公路的门户。天全河流出与禁门关紧接的龙尾峡后,向东蛇行一段,即流至青羌古国故都--座落在河谷平坝中的始阳镇,在李公桥汇入荥经河。天全河从源头至此长约106公里,平均比降达33‰,流域面积2016平方公里,河口平均流量为105立方米/秒,水能蕴藏量106万千瓦,可开发量25.5万千瓦,已开发0.64万千瓦,潜力可观。
荥经河,古称邛水,主源为荥河,发自荥经、天全、泸定三县交界处马场梁(海拔3499米),流经严道古城后,于荥经县城东南纳南来之经河(长51公里,平均比降39‰)。荥经河干流从此伊始,扭头北上,于安乐乡李公桥纳天全河后,向东北流约5公里于飞仙关侧注入宝兴河。荥经河全长112公里,流域面积1985平方公里,平均比降22.5‰,水能蕴藏量66.5万千瓦,可开发量17.9万千瓦,已开发1.22万干瓦。荥经县的水电建设成就在本流域是较突出的,为我国农村电气化试点县之一,1985年底取得部颁合格证书,人平用电达388度。
周公河,古称镇江,周公山矗于周公河口,同青衣江对岸的蒙山恰似二雄相望。周公河主源称炳灵河,发自大相岭曾棚嘴垭口,向北经炳灵一段为乐山与雅安二地(市)的界河。在炳灵以上有雄浑的佛教名山--瓦屋山,绵亘在炳灵河与经河之间。周公河全长约95公里,平均比降18.5‰,水能蕴藏量达38.8万干瓦,可开发量27.1万千瓦,开发条件甚佳,目前仅开发1.07万千瓦,潜力可观,对青衣江流域腹部地区的工农业经济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花溪河,源出洪雅县南部边缘大众岗,沿峨眉山西麓而下,同支流严桥河所围之玉屏山,为一玲珑滴翠之天然风景区;花溪河上游瀑布、佳景皆多,河道比降达63‰,枯水期也是一江白浪滔滔,这个区域的高庙古镇,为流域内暴雨中心之一,古镇附近的吴河电站,装机2万千瓦,为青衣江流域已建三百余座水电站之冠,主要供给乐山市工业区电力,花溪河在中游的比降渐渐趋于平缓(1.7‰),利于兴建引水工程,1942年6月建成的花溪渠,*开大型引水工程之先河,控灌3万亩干旱农田。此河已开发水力资源3.3万干瓦,占可开发量的45.2%,在水利水电方面已为青衣江流域的经济振兴作出了突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