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听Discuz戴志康讲:好多互联网公司都在给腾讯打工,因为腾讯在*下游。Discuz是做**的,花功夫把同兴趣的人聚到一个**里聊天,若有聊得好的,要成**朋友,就互相加QQ,然后就离开**。所以戴志康每一分努力,自己就吃半块排骨,还剩下一块被腾讯拿走了。说这话不久 Discuz就由腾讯收购了。
2010年8月23日腾讯公司*终正式确认了传闻数月的对康盛创想的收购案,收购金额将超过6000万美元(约4.68亿元)。
小知识:戴志康,04年23岁就*到人生**个200万,然后就开上x5。33岁,身家5亿。他爹妈是教书匠,加起来月入1000。
“事到如今我还是对自己如此的自恋。”这话说完他自己都笑了。周末下午,戴志康穿着他略标志性的蓝白色短袖衫,在咖啡店里和我们边嗑着瓜子边聊天。这种在教堂附近咖啡店待着的周末被他戏称为“做礼拜”,和我们聊完天后他还会像往常那样,以天使投资人的身份和不同团队继续聊上几小时。
今年过完春节,戴志康开始办理从腾讯离职的手续,一切只为了提前两年出来专心做天使投资。“我觉得创业者能在大公司保持亢奋状态待 3 年挺不容易的,”在结束腾讯的工作之前,**曾让他稍微想了想的,是他已经放弃的腾讯股票,暂时价值 7000 万人民币。
戴志康开玩笑说他生活花不了什么*,**花*的地方就是“瞎投项目”。从财务上看他好像真是这样:在知道北京房价会疯涨的情况下,04 年的戴志康在*到人生的**个 200 万后,就扔出 100 万投了两个项目,剩下的*为了爽,买了辆 X5。当时他就自信自己**的速度要比买房升值快。这两个项目后来有一个成了他目前**挂了的投资项目,另一个则在几年后为他带来了 1000 倍的回报。
当别人对上面的数字说 wow 的时候,却不知道这些传奇在当事人心里其实不是什么,他甚至都想不起 50 万变 5 亿后的感觉是什么。戴志康这个名字总有大数字陪伴:1000 倍的回报、放弃的 7000 万元股票、Discuz! 被腾讯数千万美元收购……但当我们问他为什么要做投资的时候,戴志康想到的却很小——从小时候的自我 pivot 讲起。如果没有这些 pivot,他猜自己现在会是某个大公司的技术总监,或是那种一切按部就班的“傻鸟”,大概没机会像现在这样做天使投资。
就像很多好学生曾经幻想过的,“如果一开始成绩不这么好,我现在就不用背负着别人的期望一直要考好了。” 初中时戴志康就遇过这样的困境。从他的回忆来看,戴志康小时候已经足够成人化,“好学生变坏”的经历让他想了很多别人可能长大了也没想清楚的事。上初中后因为迷上写程序,学习成绩下滑的难看程度让他成为“学习是**出路”主流观念中的失败者。
“我记得有次上学有个同学和他妈走在我后面,然后我就听到那同学他妈说以后就不要跟戴志康玩了,一玩就被他带坏了,简直跟传染病一样。我当时就想走快一点,但背后的声音就是去不掉,老伤自尊了……在 90 年代,学习是**的,没人知道比尔盖茨,我也觉得考不上大学就啥也不是,人生就充满悲催和苦难。你可以把我当时理解成社会的那种失败者——没有自信,别人还鄙视他,把他当反面教材。”
在大学当老师的父母老说他考不上大学就没有前途,让戴志康开始思考考上大学是为了啥。“还不是为了找个好工作,养活自己。那时候好工作叫铁饭碗,我就想自己能造一个饭碗是不是就不用管那个铁饭碗了。”这是初中的戴志康“创业”的开始。
一开始便是盗版。当年在大学里的戴志康家算很先进,电脑有光驱,每年戴志康都会去买点盗版光盘。而在校园里,大学生有学习娱乐需求,他就开始跑到学生宿舍门口贴张纸,列出软件清单。学生有需求就打他家电话短号“804”,然后他就按需拷软盘,每天蹬着单车去送货。95、96 年,这门生意让他在一个月内挣了七八十块(相当于现在的四五百块),但开心过后戴志康发现,这事没什么技术含量,纯体力活,不如把自己的知识化为金*,他开始 pivot。
**次自我实现的企图没有成功。当年戴志康已经在写点“小破软件”,他想着干脆就卖自己的软件,理想中这样的知识财富应该要比盗版的卖得贵。但等他将自己研究的杀毒、破解、输入法小软件变成门口纸上的“头条”,结果却是没有人鸟。特别沮丧——他发现自己的喜好*不了*。回头继续拷软盘吗?他想得很清楚,未来大家都会有光驱,没人想要他的盗版软件。
正在纠结要不要回头做专心读书考试背书的好学生时,他偶然看到了电脑杂志。放下杂志,戴志康觉得自己完全有能力投稿,造饭碗的心又出来了,将自己之前写软件的思路写出来投稿呗。**次投稿时他还给编辑写信,说如果有幸发表,这事对他会是重大改变,甚至改变一生。这篇后来在他看起来其实也不怎么样的投稿发表了,当时就挣了两百多块*。往后,戴志康开始每周写一篇文章,发表率稳定在每 4 篇发表 3 篇的状态。就这样,96 年戴志康靠稿费得来的月收入已经小康。八百多块的收入给了他两个想法:还是脑力劳动比较靠谱;学习没用。
那一年,读了俩硕士一博士、在大学做教书匠的老爸,和老妈两人的工资加起来才 1000 多块,戴志康总算靠自己*到饭碗让“腰杆硬起来”了。在选择学习和 coding 反复纠结后,戴志康*终在这场两三年的憋屈中得到释放——“去你妈的,我要按自己的方式活”!这段被他称作人生重要转折点的经历,让他*终选择不迎合别人、或者说是不去迎合世俗的价值观。
“偏执狂不是说要特别另类,而是无惧。”
感觉到做**没前途,正是在起点的时候,当时戴志康还在一个人做 Discuz!,刚开始要收费。一说要**,周围又是众叛亲离的感觉,“感觉唾沫都要把我给淹死了”。软件不仅没卖出去,还刚发布就被人盗版了,立马变免费。
当时 Discuz! 的竞争对手有两个,一个叫动网,一个是国外的产品。那个时候大家都觉得动网就是一个标准,功能非常多,连赛马什么的都有。“动网做得比较大,团队有十几个人,我只有一个人,然后我每天就像跟屁虫一样抄他们的功能,结果我就发现这也是一条死路。人家一个月做 30 个功能,我一个月就做 5 个。人家是团队嘛,它能卖出去*,我卖不出去。我一点优势都没有,差距反而越来越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