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党员企业家的成功创业故事?

2016-07-22来源 : 互联网

一个党员企业家的成功创业故事? 他的身上深切地体现了一个**党员**企业家为实现中国梦的不懈追求和顽强拼搏。

现任亨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的崔根良是苏州吴江人,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曾获评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非公经济人士**中国特色****事业建设者、全国**企业家、江苏省****党员等荣誉称号。今年4月,崔根良又荣膺全国“时代楷模”称号。

崔根良所创办的亨通集团拥有50家子公司、3家境内外上市公司,已成为中国光纤通信、智能电网领域规模*大的系统集成商和网络服务商,跻身**光纤通信前三强。崔根良完成了从艰苦创业到**创新的实践,从中国制造到中国**的飞跃,从企业责任担负到社会责任担当的升华

党员是一块砖任党搬

20世纪80年代初,崔根良从部队退伍后投身商海,在浙江承包了一家企业。正当他在异乡蒸蒸日上之时,老家吴江七都乡的党委书记“三顾茅庐”邀请崔根良回乡,担任濒临倒闭的吴江七都丝织服装厂厂长。浙江**劝他:这里放着一年几十万不*,回家去接管一个快倒闭的小厂,这太不划算了。崔根良说:“我是一名党员,党员就是一块砖,东西南北任党搬。现在组织上让我回去建设自己的家园,这是对我的信任和期盼,我怎么能回绝呢?”返回家乡,他一头扎进丝织服装厂里,与员工们一起奋战在生产**线,24小时连轴转。几个月后丝织服装厂就扭亏为盈,利润60多万元。

初战告捷,正当准备乘胜前进的时候,七都乡党委决定调崔根良到镇上当时投资*大但亏损严重的乳胶手套厂当厂长……只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再次扭转乾坤。可是好景不长,国际政治经济危机使全部依靠国外市场的乳胶手套厂经营陷入绝境,工厂倒闭,员工散伙,流水线停歇了。经过慎重思考后,崔根良决心创办新兴电缆光缆企业。经过常人难以想象的多年努力,至2003年,光缆产销量居国内第二,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崔根良在车间指导工作

2010年8月7日,亨通自主创新研发的光纤预制棒终于成功面世。至此,亨通完全掌握了光纤、光棒的核心技术,奠定了中国在世界光通信领域的地位和话语权。

党建在企业里是生产力

亨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光电行业航母,苏州市地标型企业。作为规模效益连年上升的大型企业集团掌门人,崔根良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怀揣着“两颗心”,一颗忠于党和祖国之心,一颗对社会大爱之心,履行着一个**党员的使命与职责。

在创办企业的30多年中,他*为看重的是自己**党员身份。他的企业在当地**个成立党委、纪监委、党校。有人问,“一个民营企业,只要依法经营、按章纳税,把经营做好了,何必搞党建那套呢?”崔根良说:“黄沙、石子、水泥、钢筋,没有水,粘合不到一起,只有用水的力量,才能把它们变成坚固的混凝土。党建在企业里就像水,能够增强凝聚力,党建就是生产力!”

鉴于企业不断壮大,员工越来越多,很难了解到一线员工的生活、工作、思想状况,崔根良首创了党员干部结对联系职工制度,要求从普通党员到支部支委,从车间主任到集团高管,每人都要结对联系一定数量的员工,确保联系结对全覆盖。多年来,亨通把党的队伍建设与岗位竞聘制度双向融合,推行人才双向培养,目前公司管理层80%以上是党员。

为老区人民做事是应该

从创办企业的**天起,崔根良就秉持这样的信念:一名**的党员企业家必须有大责任、大担当,必须要担负起对社会和对国家的责任。

20多年来,崔根良始终奉行“真善不为人知”的理念,视慈善为回报社会的终身事业。2012年,亨通资助江西革命老区敬老院改造的“鹤轩安耆”项目正式启动,先后用三年时间,改造了井冈山、兴国、于都等革命老区25所敬老院,完善了现代生活设施,项目实施以来,受益老人达3000多人。有人问起“为何要资助江西敬老院”时,崔根良不假思索地回答,“革命老区,为新中国作出过巨大牺牲,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离不开老区人民当年的奉献付出。饮水思源,作为一名党员,能为老区人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还不是应该的?”

崔根良获荣誉

2011年,崔根良捐资5000万元成立了江苏省首家由民政部直管的非公募慈善基金会——亨通慈善基金会,来帮助真正有困难需要帮助的人。迄今为止,用于公益慈善累计捐赠超4.8亿元。崔根良也被授予中华慈善奖“*具爱心捐赠个人”、中国十大慈善家荣誉称号。

以上是关于一个党员企业家的成功创业故事?的全部内容!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