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回到一个多月前,担任金沙江创投合伙人的李一男正在上海看项目,他也是老吴大学时期的好室友。老吴用半个小时的时间向李一男阐述了他想在传统金融领域创业的理念,刚停下来喝了口水,李一男却说,你要不要试试做互联网金融?彼时,以余额宝为*的“宝宝”们对公募基金造成了****的影响。
但老吴那会儿对互联网金融还没有具体的概念。看他有点犹豫,李一男使出了激将法:“你不做,我就做了啊”。*身一人回国创业,背负着家人期望的老吴心 想,与其在公募基金望着那天花板,还不如闯一把试试。老吴对金融还是知道深浅的,但技术呢?李一男拍着胸脯表示,我来找人。于是有了这次与李强等人的饭 局。现在回想起来,老吴评价说:“李一男真是有水平。”
这次创业是老吴的第二次跨界,**次跨界发生在久远的1996年。
1970年出生的老吴说他从小就很聪颖却不安分,父亲是数学教授,母亲是医生,因此他从小就以当科学家作为理想。15岁考上了华中科技大学少年班,学习物理。那会儿老吴看了很多天文、生物等方面的书,打开了对自然界的认知,觉得整个人都通透了。
19岁大学毕业,老吴只身从酷热无比的武汉跑到了零下四十度的加拿大西北地区,在这儿,他又读了两年统计数学研究生,物理和数学的基础已经打得很扎实。 1991年,要当科学家的老吴继续在学术道路上狂奔,他攻读了物理学博士,在此期间,他曾有一年的时间都待在美国制造**颗原子弹的洛斯**莫斯 (LosAlamos)国家实验室做课题研究,用当时**速度*快的超级计算机去模拟物理的相变,这在当时还是很**的研究项目。
1996年,老吴终于博士毕业,可他还要继续读博士后。一个偶然的机会,老吴看到校园招聘网上的一则广告,一家**对冲基金在招人,而且只找“硬科学”背 景,也就是学理工科的人。在学界做了这么多年的学霸,不安分的老吴也想看看业界到底是怎么玩的,经过层层选拨,老吴*终成功进入了这家对冲基金。**次跨 界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