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玄览著述与思想

2014-07-25来源 : 互联网

以“道”为*高范畴

王玄览的思想渊源自道家,但又善于谈佛类,似南北朝时的佛家**,思想渊源自佛教却又善于谈玄。

他以“道”为*高范畴。认为“道”是“可道”与“常道”的统一体。“常道”生天地,“可道”生万物。天地无生无灭,因此“常道”才是真、是实;而万物不能长存,故“可道”无常,是假。即“可道为假道,常道为真道”。(见《玄珠录.卷上.》)

但它们都是“道”,因此“可道”和“常道”也存在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关系:即“相因生”、“相因灭”。(《玄珠录.卷上.》)同时,两者也不可分割,互为体现,没有“常道”,则“可道”不能存在;没有“可道”,则体现不出“常道”:“不是可道可,亦是常道可,不是常道常,亦是可道常。”(《玄珠录.卷上.》)

道与人互相依存联结

在道与人的关系上,他认为道与人也存在着“互相因”,道与人既互相依存互相联结的关系,即“众生禀道生,众生非是道”。当人的言行尚未**置身于“道”的约束下,称为“人显道隐”,必将不可避免的受到各种各样的烦恼、痛苦所迷惑困扰。因此,修道者必须明了此种道理,下功夫修道。利用“可道”而修成“常道”。

“形养得形仙,坐忘养舍形入真”(《玄珠录.卷上.》)。王玄览主张以坐忘养神的方法作为修道者进入“常道”的途径。可称为“心证”,而灭知见。“一切众生欲求道,当灭知见,知见灭尽,乃得道矣”。

充实了道家的义理

他的思想及理论很大的充实了道家的义理,对后世的道教有不小的影响。

王玄览的著作大部分佚失,今存其**辑录的《玄珠录》二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收录道物、道体、道性、有无、真妄、动寂、心性等理论问题约一百余则。1989年巴蜀出版社出版有朱森博先生的《玄珠录校释》。

忘修心的修道论

王玄览的另一理论是忘修心的修道论。

王玄览主张坐忘修心和定慧双修的修道方法。他所说的“坐忘”就是炼神。要想练好坐忘,必须灭掉知见,只要知见灭尽了,才算得道了。他说:“知见随生起,所以身被缚,”“无生无知见,是故得解脱。”他还提出了具体的方法:“恬淡是虚心,思道是本真。归志心不移变,守一心不动散。”这实际上是道家道教的修行方法。要想过到这一境界,还必须定慧双修。实际上,定慧既有边也无边,合手非有非无的中道。定慧不可偏废,必须同时修炼。如果只修定,有可能得道也有可能不得道。如果只修慧,有可能做到心定,也有可能做不到心定。由此看来,定慧必须同时双修,不能偏废。形成自己一套*特的修炼技术。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