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区被称为“歌舞的海洋”,而甘孜县地处康巴,各种藏族文化在**发展到一定时期后,再传入康巴。在的漫长岁月里,经过几代民间艺人的加工,又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艺术。享誉康巴的甘孜踢踏是藏区粗犷、**的舞蹈表演艺术。
甘孜踢踏充满了甘孜县民族舞蹈的气息,被认为是康巴特有的舞蹈表演形式之一。踢踏舞是甘孜县的特色,它将艺术内涵的表演、优雅的舞蹈动作与舞者惊人的体能**地结合在一起。甘孜踢踏不同于纯粹的脚下炫技,活泼闲逸的甘孜踢踏,以粗犷奔放、热情洋溢的康巴文化为背景,更多的是借踢踏之魂展现藏区民间的风情万种。
甘孜踢踏根据笨教法王扎西敦珠的《笨教源缘明境》中记载,踢踏舞与藏戏大约在公元八世纪至九世纪传入甘孜。甘孜踢踏不同于**踢踏,更不同于爱尔兰踢踏,甘孜踢踏不只强调脚上功夫,更强调手上和身上的动作,形成了更为奔放、粗犷的特色舞。传入初期的踢踏舞,踏步动作多,手臂前后摆动,动作单调,舞蹈的表演技巧受到限制。**初,踢踏舞成了甘孜寺的扎谐(扎巴舞蹈),从手腕摆动到踏步方面有了一定的改变,表演者皆为男性,一般都在每年秋季丰收时进行表演,后来流入民间后则无时间和性别的限制。
解放后,踢踏舞经过业余和专业舞蹈工作者的继承和借鉴,广采博收各种踏步的节奏音响,大大发展了“甘孜踢踏”的舞姿和踏步旋转、侧身腾跃等*特的技巧动作,在此基础上在身态和手型上也注入了本地特有的弦子、锅庄等新的血液,丰富了舞蹈的表现力,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甘孜踢踏”。
“甘孜踢踏”无论是踏步方面,还是手臂方面动作多而大,挥动着轻灵多彩的长衣袖,踏着变化繁复的舞步,慢节奏时,给人一种舒展轻松的感觉;快节奏时,又是那样的协调而明快,奔放而粗犷,使人眼花缭乱。踢踏舞表演不限人数,少则一人,多则数百人,表演时舞者身着盛装,但不佩腰刀,脚和腰部需挂上一串响铃,以增添音响色彩。甘孜踢踏欢快豪爽、节奏鲜明,踏点缓急有韵,干净利落,它的主要动作是于脚掌与脚跟的交替踏地、搓地。
同时,上肢配合动作舒展大方。甘孜踢踏分为有伴奏踢踏、无伴奏踢踏、有声踢踏、无声踢踏,她从僧侣的舞蹈形式逐步转变成民间的成人踢踏,进而出现了少儿踢踏、女子踢踏。她在县境内非常普及,无论是春节、藏历年、迎秋节,还是平时**庆典,只要有歌舞表演的地方就有甘孜踢踏的表演。曾有人这样评价:“倘若爱尔兰踢踏、**踢踏踏出了风格,那么甘孜的踢踏就舞出了它的风采”。
甘孜踢踏由于保留了民间舞蹈传统而自成一派,其舞步充满了跳跃性,活泼而欢快,音乐也多运用传统的藏族民间音乐,其形式不拘一格,是一种非常自由的舞蹈形式。除此之外,与其他一些以脚步打击节奏的舞蹈相比,甘孜踢踏更注重脚步打点的复杂技巧与节奏,有力而简洁。甘孜踢踏的发展在近代更是发生了*大的飞跃,它被广泛地运用到娱乐、大型演出、民间歌舞等各种场合,成为代表甘孜县的 “传统民间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