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之国诞生史

2015-05-31来源 : 互联网

众所周知,四川是个天府之国,天府,也就是天宫,就是乐土。古老的《蜀记》里定出的“天府”标准是:“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沃野千里,世号陆海。”而照《汉书·地理志》的描绘,那是“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山林、竹木、蔬食、果食之饶,”“民食稻鱼。无凶年忧,俗不愁苦。”

的确,在上古物质基础匮乏的基础上,让老百姓不知道饥饿和愁苦的滋味,那是何等的不易呵!岷江出山以后,进入平原,四散奔流。菱形的成都平原的地势,也象整个四川盆地的地势一样,自西北倾向东南;在它下缘的两个顶角处,分别有一道岷江和沱江的口门,穿过横断整个下缘的龙泉山脉,成为排泄洪水的孔道。洪水横流之时,如果这两处口门局部发生阻塞,平原上的渍水宣泄不畅,就会造成洪涝灾害。

岷江全年径流中:约有1/3来自6~7月,上游映秀、旋口是一个暴雨中心,这一带*大年雨量可以达到 1688毫米,有时一日雨量就有228毫米。暴雨强度大,造成了洪水的暴涨暴落,对国计民生的危害很大。再因江源区冬季降雪量大:松潘县10月至次年1月平均积雪深度就接近40厘米,平均每年降雪有24次以上,每当仲春4月,气温逐渐升高,积雪逐渐溶化,在桃花开放的季节,融雪水就集中进入江中,形成一次特殊的洪水,俗称“桃花汛”。从春到夏,从夏到秋岷江会涨起几度洪涛,任何一次洪水如果在成都平原上泛滥,都要造成民不聊生的恶果。因此战国以前,在那片土地上,根本不是什么乐土。

公元前316年,古老的蜀国被强秦攻占了。这个由蜀族人统*的小**,从此成为秦国的蜀郡,由派来的郡守管理着一切事务。**任郡守名叫张若,开始建设成都,使它变成一个象样的都市。在公元前276年前后,继任郡守李冰来到蜀郡。李冰是个“能知天文地理”、“识察水脉”的人,到了四川之后,就去查勘岷江上游。据西汉杨雄《蜀王本纪》所记,当时李冰看到岷江上面有一处“两山对如阙”的峡谷,还把它命名为“天彭阙”。

这件事告诉人们,李冰*水是从实地查勘着手。李冰*早在岷江干流上进行的水利工程建设,主要有三件:一是“壅江作堋”,堋是一种壅水的堤状建筑物,有左右两口,它的形制已不得而知;二是“凿离堆”开挖都江堰的宝瓶口:三是“穿二江”,开挖两条引水干渠——郫江和流江,引向成都。照司马迁《史记·河渠》的说法,都江堰建成之后,很快收到了综合利用效益:一是“避沫水之害”;二是“行舟”;三是“有余则用溉浸”。

到了汉代,引水的分支渠堰已经不可胜数,达到灌田万顷的规模。汉代一顷大约合现在的70亩,“万顷”虽是一个成数,但推想起来,都江堰灌区也不会少于70万亩。《史记》、《汉书》上都有李冰“凿离堆,避沫水之害”的话,而沫水在古代指大渡河,因此从唐代起,就有人怀疑这里所说的“离堆”不是都江堰上的离堆,而是乐山的乌尤山。这山与乐山大佛所在的凌云山中间隔着一条麻濠,四面环水。

象是名符其实的离堆。唐代诗人岑参曾对此发出问号:“青衣谁开凿,*立水**?”那么大的一座山谁能把它凿成孤岛似的离堆?这件事既不可能,也不必要,而且乌尤山孤立汉中,避什么沫水之害呢?因此,《史记》上写的沫水,实际上是岷江,李冰在灌县开凿宝瓶口处的离堆,在当时条件下是**可能的。都江堰之所以蜚声中外,除了它的年代古老以外,还有着重要的一条、就是它始终处于更新发展之中。李冰给这伟大的引水工程奠定了*部枢纽,设下一个千年不坏的稳固引水口门——宝瓶口,但他只开了引向成都的两条干渠,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柏条河和走马河,因此当时的灌区,只局限在郫县到成都一步。后来到了西汉,有一位热心的郡守文翁,不但在成都兴学校、办教育,还开了一条向东引水的干渠,相当于现在的蒲阳河。

这样,至少在西汉时,平原灌区已经扩展到彭县、广汉、新都一带。东汉时,人们又在“望川原”上“凿石二十里”,将灌区延伸过双流牧马山高地。与此同时,岷江右岸的引水渠堰也在发展着。在李冰所开的羊摩江基础上,使水网向平原西南部蔓延。两晋南北朝时的古堰,根据左思《蜀都赋》和郦道元《人经注》的记载,再从当时割据四川的李雄李特**对人民所征的赋役很轻这一点,可以看出都江堰发挥着很大的效益。从唐代起,正史中记录维修扩建都江堰的史实就多了起来,干渠经过多次整修,体系更为完整;支渠经过多次扩延,水网更加繁衍,灌区更是不断地扩大。在那个时期还奠定了每年冬季群众性维修整理的“岁修”制度,**了工程不断更新:在管理上又确定了轮灌制度,使综合效益稳定发挥。

历史值得大书特书的活动,还有都江堰渠*枢纽的技术改造。元朝末年,在地方官吉当普的主持下,大胆采用锚铁浆砌条石结构,来代替传统的竹笼卵石简易结构,使都江堰分水导水建筑面貌一新,减轻了每年岁仁的工程量。不过,由于岷江洪水峰高量大,古代建筑基础处理不够**,大约经过40年,这种砌石建筑终被冲毁。此后一段时期里,曾**竹笼卵石结构的老办法,但吉当普的创举,却给了后世很大影响,整个明代,砌石代替竹笼的活动,曾经三起三落,胡光、施千祥、郭庄都曾按吉当普的方案改造过枢纽,其中以1550年施千祥主持修建的铁牛鱼嘴*称壮举。当时不但用大块料石,以桐油。

麻丝、糯米浆拌合石灰来胶结,并在每块料石之间开凿楔孔,注入铁汁,使之锚嵌成一整体;而且还把分水鱼嘴设计成两条“*合尾分,如人字状”的铁牛,用这种造型来代替前端尖锐的砌石分水设施。传说牛是一种吉祥动物:善能**洪龙,消除水患。李冰修好都江堰之后,曾沿江沿渠埋置过五头石牛。正是这种传统风俗,才使施千祥等人决定铸造铁牛,这件事不仅是水利史上的大事,也是冶炼史上的大事。

当时耗铁七万斤,沿江烧起一排十多个冶炉,供应铁水,*候一到,一起向江中牛模中倾注,一昼夜功夫就铸成了两条一丈多长的铁牛,取得了圆满成功。可惜铁牛只站立了25个春秋,在万历年间被洪水冲毁,于是该不该用这种昂贵的方法改造渠*结构,就成为*水人士的热门话题。持支持态度的也有,持反对态度的也有,一直争鸣到清末。清光绪年间,出了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四川总督丁宝帧。

1877年中他经过深思熟虑,除了没有铸铁牛以外,**按照明代办法改造了鱼嘴堤和一系列枢纽建筑。但他的运气不佳,第二年岷江就涨起特大洪水,将新修的建筑物冲坏不少。在保守派的大肆攻击下,朝廷兴起问罪之师,将丁宝帧降了三级,责成他带罪立功,他手下修堰的助手们,被严酷地处以赔偿损失的惩罚。此后,民国时期的官兴文、张源等人都曾用砌石的办法改造过渠*建筑,其中以张源主持修建的工程*为成功。那次处理不但重视基础问题,还大量采用了水泥作为胶结材料,兼用传统“羊圈”、竹笼来护卫防冲,层层设防。

所以修建的鱼嘴工程,一直到1974年为了修建外江节制闸才主动折去,一直没有被洪水所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古堰获得了新生。传统的自然分水、有口无闸状态破天荒有了改变,所有分水口门上逐步修建起许多现代进水闸、节制闸、泄洪闸,使综合利用水量能为人所控制。主动权掌握在人的手里之后,平原上的良田不再听老天爷的摆布;灌溉**率大为提高:同时,又用现代建筑材料改造所有分水、导水堤和渠道岸坡,连古老的离堆和宝瓶口也用混疑土保护起来,使它们在连年水流冲蚀下固若金汤;70年代里还吹响渠系改造的号角,把历时千年的水网,重新整理了一道,使“长、弯、多、浅、宽、乱”的大大小小渠道,成为“沟端路直树成行”的田园化渠系。李冰留下的基业,从来没有象这样焕然一新过。

古老工程的耐久性、有效性、潜力,全都与古代不可同日而语。从1953年1月起,解放了的四川人民就以主人翁的姿态,忘我的劳动精神,开始扩大都江堰引水灌区。*先修建的是从彭县庆兴乡青白江中引水的人民渠,这条干渠经过7期建设:不断地向东和东南延伸,*后穿过平原区边缘,穿过涪沱二江分水岭,进入丘陵区。经过20多年的奋斗,人民渠总干渠总长达到359公里,灌溉面积达到327万亩。

1956年3月,类似的引水扩灌工程东风渠开始动工了,这条引水长龙是从郫县靖安乡府河里引水,向西南、东北几个方向延伸,经过6期建设,干渠两处穿越龙泉山,直达丘陵旱区。东风渠总干渠总长112公里,灌溉面积达到275万亩。照同样办法兴建的较小工程,还有好几处。这些大小引水工程,使都江堰水源发出了*大的光和热,建国前都江堰灌田不过200万亩,有时还不能**,但到80年代这个数字已经变成了零数,都江堰水之迹所到之处,整个堰区范围内抑制灌溉的农田总额已经超过1000万亩!人们通过都江堰,将岷江水洒布在千顷农田上,从来没有哪条河象岷江这样,为人民造福万世。有了灌溉**的四川平原和丘陵,真正做到了“水旱从人,不知饥谨”,古人理想中的天府,真的来到了人间。

标签: 干渠 灌区 洪水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