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的简阳市白塔园  尽收眼底

2015-06-02来源 : 互联网

简阳市区南郊,有圣德寺,创建于唐乾符年间。寺内有塔,原名圣音塔,因塔体涂以灰粉呈白色,故称白塔。当地人又称圣德寺为白塔寺,早年庙毁塔存。塔建于宋宁宗时,系简州教授张方与圣德寺和尚惠祖募资兴建,始于庆元丁已夏,竣工于嘉泰二年(公元1202年)秋。塔起平地,高60米,顶的周围计20米,台周围计53米,塔空曲转,有梯可通上下。塔身12级,每级绘佛图,壁间塑佛像,四面开窗户透光。登临塔顶,举目远眺,河山城廓尽收眼底。至明嘉庆时(公元1522年)邑人何本贵又募集维修,缺者补,损者涂,污者洁。又新制铁风铃八,与古铜铃共有十六,间杂悬挂,上加30余公斤的锡顶,更加巍峨壮丽,并有"凌烟"之称。简阳民间有"白塔是一个仙女在一夜里修成"的传说,认为塔高耸立,历八**而不倾斜,决非凡人所造,圣德寺白塔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九十年代初,国家又拨款对白塔进行修葺,今以塔为主体,建成白塔园,园内新建文物陈列室、碑林、草舍茶园等,已成为简阳市区的重要人文景点。

王褒,字子渊,西汉资中县西汉坝(今资阳市墨池坝)人。王褒从小勤奋读书作文,专研音乐,成为知音、善鼓、雅琴的俊才。汉宣帝(公元前73-49年)时,丞相魏公广访善乐知文贤才,经益州刺史王襄**,王褒到了京都长安,深受宣帝赏识,命为谏议大夫。

王褒墓在今资阳市墨池坝,由城区北去约10公里。墓冢高约五米 ,呈圆形,直径约20米左右。墓前石碑为明代成化二十三年提督学校四川按察司佥事潘璋书立,碑高2米,宽约1米,正中碑文书"西汉谏议大夫王褒之墓"(原碑已断成两节,现存于文物管理机构)。王褒墓西南200米左右,有池长约7米,宽约4米,窥之黝,擢之莹,扬之香,吸之甘,滢滢涌泉,终年不竭。相传为王褒居草莽读书为文时涤砚之处,故名墨池。由此而去东北约30米,有一小池,传为小墨池。王褒墓为资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