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益民菜市长顺店一位摊主 学历:初中 业绩:每天顾客上千人,平均每天卖菜7000多斤,每月纯赚25000元 因为卖菜有一套,2012年时,林兴海还作为菜贩代表,参与了彭州市政府搞的一系列有关如何解决市民买菜难的讨论活动。
有道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以前有个上海的哥给微软公司老总上了一堂“MBA”课。成都其实也隐藏着这样一位“草根状元”。市民报料说,益民菜市长顺店内,有个菜摊叫“彭州蔬菜基地”,摊位上方有主人用各色水彩笔写的招贴,宣传自家蔬菜,生意非常火爆。 老顾客介绍,老板林兴海,今年31岁,彭州人,初中文化,独身一人来成都闯荡10多年。从最开始走街串巷的流动摊贩,到后来在三个市场都有摊位。2010年,民生公司为了改善人气,邀林兴海到该市场二楼摆摊。三年后,林兴海的菜摊甚至在整个长顺街社区都小有名气,每天顾客上千人,生意好的时候,结账的人要排成几队。大家都叫他“卖菜哥”。 第1课:成本控制 请个人每月工资3000多。下午生意不好,所以就请半天工,工资1200。一个月节约接近1万元。 在这20平方米的小摊内,专门安了监控,这在整个市场,是一件稀罕事。我问他:“你这个监控得几百块钱吧?”林兴海有些不屑地说:“几百块?我这个一套装下来,要4000多块钱呢?”我纳闷:“一个小菜摊,装这玩意干嘛?”“科学,懂不?别看我这摊子小,也得用科学的方法来卖菜。”他一说,我一愣,顿时有些感兴趣:“怎么个科学法?” 林兴海扳着手指头给我算账:“我这套监控用个三五年应该没问题。没装之前,基本上每天都会出现偷菜的现象,多的时候一天被偷掉上百斤,每个月的损失至少上千。装上监控,基本上就没丢过菜了,相当于挽回了我每年上万元的损失。对于员工来说,也是一个监督。另外,有了这个,有的时候顾客说我们少找钱,不用吵,看监控就行了。大家和和气气的。花钱是为了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