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砻江是金沙江*大的一级支流,发源于青海省称多县巴颜喀拉山南麓,自西北向东南流经尼达坎多后进入四川省,至两河口以下大抵由北向南流,于攀枝花市果倮大桥下注入金沙江,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型河流。流域地势北、西、东三面高,向南倾斜,河源地区隔巴颜喀拉山脉与黄河流域为界,其余周边夹于金沙江与大渡河流域之间,呈狭长形,流域面积12.86万km。
雅砻江干流全长1571km,天然落差3870m,平均比降2.46‰。干流尼拖以上为上游,尼拖~理塘河口为中游,理塘河口以下为下游。上游呈高山及高原景观,河谷多为草原宽谷和少量浅丘峡谷,径流补给以冰雪为主;中下游为高原、高山峡谷河流,河宽100~150 m,在支流中有宽谷和盆地出现。支流呈树枝状均匀分布于干流两岸,流域面积在10000km以上的有鲜水河、理塘河和安宁河3条。
流域属川西高原气候区,降雨量在上游区为600~800 mm(河源为500~600 mm),中游区1000~1400mm,下游区900~1300 mm。雅砻江径流的一半由降水形成,其余为地下水和融雪(冰)补给,径流年际变化不大,丰沛而稳定,河口多年平均流量1890 m/s,年径流量596亿m。丰水期(6~10 月)径流量占全年的77%。雅砻江中下游处于川西和安宁河两大暴雨区内,为洪水主要来源地区,其洪水特性是峰高、量小、历时短。主汛期为6~9 月,大洪水多发生于7~8 月,与长江中下游洪水大体同步。流域上、中游地区含沙量较少,下游洼里至小得石区间是雅砻江流域主要产沙区,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4190万t。
流域内地质构造分属甘孜阿坝褶皱带、雅砻江褶皱带及康滇褶皱带,出露地层自古生界至新生界均有分布,并有*成岩零星分布。干流梯级坝址岩层主要为花岗岩、砂岩、板岩、大理岩、玄武岩等。由于雅砻江河床急剧下切,构造强烈,岩石破碎,地震活动频繁,常产生规模较大的地质灾害。流域内地震基本烈度Ⅶ~Ⅷ度。
流域内自然资源丰富。域内森林为西南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面积达1.93万km,木材蓄积量3.1亿m。矿产*富盛名的是攀西钒钛磁铁矿,保有储量储量70亿吨,居全国第二位,伴生的钒、钛储量分别占全国总储量的89%和94%。雅砻江为全国十二大水电基地之一,全流域水能理论蕴藏量3840万kW,占长江流域总量的13.8%,技术可开发量达3466万kW。
流域涉及青海、四川、云南三省的25个县(市),91.5%的流域面积属四川省。2005年底,流域内总人口267.8万,其中城镇人口73.9万;地区生产总值245.5亿元;耕地面积301.6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33.3万亩,粮食产量98.2万吨,牲畜199.1万头。雅砻江流域交通以公路为主,成昆铁路沿南部过境。
受自然地理条件和历史因素制约,流域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已、正开发电站总装机容量364万kW,仅占流域技术可开发量的13.8%;水资源利用设施缺乏,且老损严重,实际供水能力为18.7亿m,仅占流域水资源总量的3.1%,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干流金河以下75km可季节性通航。此外,人类经济活动对流域环境扰动愈烈,水土流失加剧,水污染也呈恶化趋势,生态屏障功能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