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巴山深处的四川万源市,有一群90后志愿者。他们之中最小的14岁,最大的也不过16岁。但他们却用稚嫩的肩膀,分担着社会的责任、用行动温暖着我们的心。
一次经历点燃了他们“爱心之声”
张仕眸,现就读于成都艺术职业学院,爱心之声公益社发起人之一。2012年5月,在未成为“爱心之声公益社”的发起人之前,张仕眸只能算是一个公益爱好者。
2011年10月,佛山小悦悦事件发生时,张仕眸还在万源中学读高二。他从电视上得知这一消息,“心里特别难受,不明白那些人为什么那么冷漠。”
2012年5月初,一位网友在贴吧发起号召,希望在万源举办一个“宣传见义勇为,拒绝冷漠”的公益签名活动。此帖一发出,大家纷纷响应。他拟定了活动方案,并向学校团委书记鞠明君作了汇报,随后得到了支持。为了“凝聚更多的力量”,由孟林在学校贴吧里发出了倡议书,很快得到50多个同学的积极响应。
2012年7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宣传将义勇为,拒绝冷漠”公益签名活动在万源市金缔花园拉开序幕,得到数万市民签名支持。最让他们最得意的是,一家婚庆公司得知有这么一个公益活动之后,主动找到他,赞助了活动所需的全部经费,“我们还搞了一台公益演出。”
这次活动圆满结束之后,张仕眸和这次活动几个主要负责人萌生了成立一个公益社团的想法,在万源中学校团委的支持下,“爱心之声公益社”宣告成立。
经过一年多的时间,爱心之声公益社已发展成为一支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志愿者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