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就有助于纾压,不过,医院精神科主任刘教授提醒,如果只是暂时心情不好,藉由运动马上可以纾解,但如果是**以来的忧郁,通常必须“规律运动”一段时间,如持续运动2~3个月以上,并且达到一定的强度,纾压效果才会明显。
目前世界各地运动医学会订定的标淮都不一样,但以美国运动医学会提出的处方*广为采纳。其在2007年发表的版本中,建议成年人(18~65岁)每周必须进行5次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而且每次要超过30分钟;或者每周进行3次的重度有氧运动,而且每次要超过20分钟。除此之外,还建议要加上每周至少2天从事8~10组大肌肉群的阻力训练。
通常40~60%的储备摄氧量,称为“中等强度运动”,大于60%以上的储备摄氧量,可视为“重度运动”。摄氧量是指运动时身体细胞所摄取或消耗的氧气量,运动强度愈高,摄氧量也会愈多。但一般人可能较难分辨摄氧量的多寡,建议可从运动时的心跳率来评断运动强度。
如果觉得这些方法都太麻烦,也可凭“自觉量表”来判断,如果休息的时候是0分,用尽全身力气是10分,那么5~6分则为中强度,7~8分为重度运动。而进行中强度运动时的感觉是“有点喘,但还可以聊天”,重度运动则是“喘到说话有困难”,如果运动时,还可以吹口哨、唱歌就表示太过轻松,建议增加强度。
健走 轻松获得好心情
对于没有特别喜好哪一种运动,又想藉由运动纾压的人,很多学者都**可先从健走入门。健走不需要繁复技巧与昂贵器材,且随时随地都能进行,还能根据自己体能状况调整运动量,很适合一般大众。
前美国总统艾森豪的心脏外科医师保罗怀特曾说:“脚是第二心脏”、“一个人的老化从脚开始”。人体全身有500条肌肉,其中2/3集中在下半身,如果能利用健走增加下半身肌力,可减缓老化及增加体适能。健走时*好在平地上进行,每一步都要走直,脚掌**着地,双臂自然摆动即可。如果步伐愈走愈大,愈走愈快,每分钟心跳达120下,持续或累积30分钟左右,对个人身心健康有很大帮助。
可用每天走一万步为目标,其中一千步要比较激烈。通常顺畅的走路是每分钟120~140步,快走的话可达到每分钟140~160步,可以自己计算时间,把一万步分散在**的各个时段里,随时随地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