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沙心如琥珀

2014-05-27来源 : 互联网

罗的海之滨的波兰以琥珀驰名,恍若万年前天地交合一瞬的盟誓,只一眼,便一生。舒展也好,挣扎也罢,琥珀之大美在于将彼时时空不加粉饰地记录与传承。

波兰与乌克兰作为2012 年欧洲杯的联合主办国在盛夏绽放,聒噪呐喊、绿野仙踪、醉人金酒……波兰这块原本冷艳的琥珀热度**——小心烫手!现代气息的工业金属色泽,老城建筑流光溢彩的暖艳,前苏联式建筑板起面孔的典型性褐黄色,城堡广场、维拉努夫宫颇具年代质感的铁锈红色……华沙此时在我的眼里,这些奇异的色块仿佛一卷信手洋洒的印象派画作,而画布的基底则是厚重无垠的新绿。

维斯瓦河挥动着长长的银带,在铺陈开去的艳阳裙摆中奔流。头顶跨国知名企业*幅LOGO 的写字楼群昂*挺胸地排开队列,而平民味道十足的住宅带正悠闲地躲在高楼大厦的阴影中纳凉。现代气息的工业金属色泽,老城建筑流光溢彩的暖艳,前苏联式建筑板起面孔的典型性褐黄色,城堡广场、维拉努夫宫颇具年代质感的铁锈红色……此时在我的眼里,这些奇异的色块仿佛一卷信手洋洒的印象派画作,而画布的基底则是厚重无垠的新绿。

我伫立在全波兰的制高点——高230.68米、拥有3000 多个房间的科学文化宫,一览全城。二战时期,除一些当时划属德国的领地,整个波兰遭到毁灭性破坏,其中重战区华沙85% 以上的城市风貌荡然无存。战后30 万在国外流亡的爱国志士重返波兰,在萧瑟的废墟中**出让世人瞠目的“波兰速度”。华沙,这个被某些西方激进分子冠以“屠城已亡”之地,数十年间重返人间。华沙**时波兰人以几乎**的严苛方式还原着战前历史——旧城区中零星残存的老屋上,外墙弹道的痕迹在岁月的流逝中渐显平和;已搭好脚手架准备翻建的房屋外,几排俄文骄横地竖立在波兰语的头上。这些让人皱眉的瑕疵,华沙人都竭力以1:1的真实复原着。在这里,“Beauty is truth”的箴言被华沙人改写为“Truth is beauty”。

理解了华沙人对于记忆的尊重远高于对审美好恶的评判,我才能理解脚下这座彻头彻尾的苏联建筑,**把持华沙心脏位置的原因。宏伟、尖顶、高大、小窗,外部墙裙上手握钢枪、视死如归的浮雕仿佛正聆听着血色号角准备冲锋……雄浑的建筑是上世纪50 年代,斯大林“馈赠”给波兰的“礼物”。经历二战摧残的波兰人自然无法从心底接受这强势的美意,很长一段时间,科学文化宫被华沙乃至全波兰人视为一根耻辱柱。上世纪80 年代末东欧剧变,有外媒一度热炒波兰人将让这贴“城市膏药”和苏联时代一起灰飞烟灭。但事实上,情怀细腻、珍视记忆的华沙人却舍不得。

重生之后的华沙,多数人的记忆是和科学文化宫紧密捆绑在一起的。很多华沙人在科学文化宫里**次看戏剧演出,**次上舞蹈课程,**次约初恋情人去大理石泳馆里游泳……我的向导希尔维亚谈及科学文化宫,语气如谈及一块愈合后又再生出毛发的伤口。而对于苏联时代已无明显记忆的年轻人,则乐于在此参观展览,上才艺课程,做学校里的文娱实践……几代人的记忆随着时代的更迭被注入了新的内涵,科学文化宫的实际使用属性在今天逐渐被彰显出来。走出科学文化宫大门,广场上的工人正忙着搭建移动座椅,那是为了方便欧洲杯开幕时人们露天狂欢。透过*大的欧洲杯大幅广告的间隙,科学文化宫外墙上象征着战*与浩劫的石质旗帜,仿佛仍旧在彼时的时空中飘扬。

如果说城市复原是华沙人之于视觉记忆的礼赞,那么肖邦**是每个人对于听觉记忆的致敬。行走在“肖邦之城”华沙,我仿佛正徜徉在一座*大的3D版肖邦纪念公园里。飘逸俊朗的肖邦雕塑,各种与肖邦有关联的纪念场所、大理石音乐长凳流淌出悠扬的钢琴曲,路边报刊亭和商店中俯拾皆是的肖邦纪念品……生于亡国时代,流亡半世、后将心脏葬回华沙的肖邦,被尊奉为整个波兰的民族**和精神象征。在波兰命运多舛的年代中,波兰人如珍视琥珀一般,珍视着这样的记忆——在《**》、《革命》、《军队》的强音中奋勇作战,于夜阑人静时想象着胜利后重返家园,与爱人共谱《浪漫即兴曲》。

此刻,在华沙最大的公园瓦津基公园的花岗岩长凳边,我和希尔维亚席地而坐。按下花岗岩长椅上的按钮,激昂的《**》在青翠的草木间升腾开去。此刻,我顿悟与肖邦生于同年的舒曼,给予肖邦音乐的评价——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华美绚丽的音阶排列中,我恍如流连在碧波荡漾的绿洲中,然而正值陶醉之际,乐曲中电闪雷鸣一般的轰鸣仿佛在瞬间宣告,眼前的美景将会在敌人的铁戟中消融,保家卫国的情怀促使着每一个热血青年抛洒热血。颇具波兰传统韵律感的钢琴奏鸣愈发急促,分明正向全世界大声宣告:波兰不会亡,波兰不会亡!不远处,几只鸽子在*大的肖邦纪念像边徘徊,“肖邦”的上身微微右倾,头发和斗篷正随风而动,仿佛正欲去参加为波兰抗战募款的演出。和整个华沙的历史一样,原雕像在二战中被法西斯毁坏,于1958 年5 月重立。今天,每年6 月到9 月的周六和周日,肖邦雕像下都会举行露天音乐会。微风拂面,雕像中的绿叶仿佛和我一起沐浴着此刻的清凉。原本冰冷的青铜色的雕塑被湖面反射出的光晕包裹着,暖且温润。“肖邦”的身后,波兰古典主义建筑代表瓦津基宫舒展着宽大的胸襟。合上罹难颇多的历史的书脊,也许唯有象征光明的金色和生机勃勃的葱绿,才能够抚慰血色的记忆。

5月的华沙,日照时间很长。已过晚上9 点,天色才蒙蒙泛起一丝灰暗。位于维斯瓦河西岸的老城仍旧人声鼎沸,这里是华沙人关于生活方式记忆的集中体现地。中世纪巍峨的红色尖顶建筑群高耸入天,克拉辛斯基宫展现着巴洛克式的繁复与华美,圣十字教堂和圣约翰教堂的门前空场上,年轻人正“驾驶”着滑轮和滑板,玩得酣畅。在老城广场,我见到了我自定义为全欧洲的色彩集大成者。虽然天已擦黑,但那些童话般的小尖顶建筑在初上的华灯掩映下,仍散发出顽皮与俏丽。

老城战时被毁坏达90%, 华沙人采用了一种乍看上去“矫枉过正”的方式将其重建——大面积运用鲜明的撞色将欢乐的氛围勾勒到极致。希尔维亚说,每个华沙人都将老城视为最珍贵的记忆,于是每个人都将记忆构筑得绚烂一点,老城就重建成了今日的调色板模样。老城广场色彩斑斓的背景色中,衬托着老城的精神象征、华沙市市徽的主体——波兰著名女雕塑家卢德维卡·尼茨霍娃的美人鱼雕像,这尊1938 年建成的作品仗剑执盾,眉宇间全无娇弱,是浴血厮杀中的“文艺战士”。

我想学着地道华沙人的样子,在老城广场的露天餐馆里享用迟来的晚餐。端着*大盘子上菜的服务员努努嘴,不远处戳着10 多个等位者,多是穿着整齐的本地白领。华沙人平均月工资2000兹罗提(1 兹罗提≈ 1.8 元人民币),较之西欧国家虽然不高,但物价很便宜。多数中产者都有下班后喝上一杯的习惯。眼看等位时间太长,希尔维亚带我转到一家老城中心的家庭超市。在家乐福、沃尔玛这样的大型现代超市抢滩欧洲的今天,家庭式超市是不少老人退休后的收入来源,也是温暖而怀旧的记忆。这里的瓜果可以一个个售卖,哪怕只买两三个草莓也不会遭到白眼,更可面不改色地从最大的一把香蕉上掰一两个下来;各式色泽诱人的*腿和一块块*大的奶酪一字排开,现切现卖;老板娘自制的各种糕饼馅料鼓胀,卖相虽然没有高档餐厅里那样讲究,但透着家常的亲切。在波兰,食品都是按照公斤称重的,1 公斤西柚5 兹罗提,1 公斤奶酪10 兹罗提,1 公斤猪排骨6 兹罗提,肉少的4兹罗提也能买到。我们买了1 公斤西柚,一大份儿传统香肠搭配奶酪、两份苹果派和两大盒酸奶,结账时只花了26 兹罗提。当然我那看起来并不年轻的向导希尔维亚也很诚实地说,作为一个波兰人,只要你不是富二代,那么必须要工作,这和退休年龄没有什么必然联系。

标签: 华沙 波兰 肖邦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