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眼识物”负责人亲口揭法门

2014-05-29来源 : 互联网

孩子还没有形成道德是非观念,不会对欺骗行为感到羞耻,相反,培训师和家长的夸赞,让这些孩子成了“受害者”。比如“有亲戚来家里做客时,爸爸妈妈会招呼小孩表演,孩子猜对扑克了,亲戚称奇,家长也使劲夸,这种教育方式,肯定会让孩子从小形成欺骗的心理。”

蒙眼培训的变味 是为追求明显的效果

普通的蒙眼培训传到国内之后,因为利益的驱使、急躁的心理,抓住了家长希望在短期内达到明显效果的心理,逐渐地演化为蒙住眼睛还能识字的模式。让家长在短短两天的培训后,就感受到“开天眼”的神奇。

偷看:

透过眼罩的缝隙偷看,尤其是在靠近“松果体”(额头中间)的动作时,确实能够轻松在额头上看到卡片的颜色

摸:

如果视线**被挡住,为了让孩子更容易地辨别卡片,可以采用道具,让卡片的质感略有不同。至于如何不同,每家机构都有窍门

成都商报近日连续报道了成都“潜龙智德”培训机构开设天价“蒙眼识物”培训班的现象。日前,成都某培训机构从事多年蒙眼识物项目的经理黄中(化名)走向前台,向商报记者详细透露了这一培训的模式和秘诀。他承认,不仅孩子无法“开天眼”实现蒙眼识物,连培训老师也心知肚明:孩子在欺骗家长。那么,孩子们到底是如何偷看,又为何会心甘情愿地欺骗家长呢?

“松果体”真相:原来就是*佳偷看点

对于成都商报日前报道的参加蒙眼识物的学生,在展示现场顺利穿透眼罩,通过“松果体发射脑电波”看到卡片颜色的神奇表现,黄先生道破了其中的秘密。

他介绍,孩子蒙住眼睛之后,有很多小动作,搓一搓弹一弹,放到桌子底下,或者放额头上—————即表示靠近眉间的“松果体”,实际上是透过眼罩的缝隙偷看,其实这样很容易就能看到卡片的颜色和字。

记者用这种方式进行了实验,记者上下移动卡片,发现尤其是在靠近“松果体”的动作时,确实能够轻松在额头上看到卡片的颜色。

但在其他的演示中,成都商报记者也注意到,孩子确实能够在挡住视线的情况下知道卡片的内容,这又是如何实现的?

他解释,蒙住眼睛,在安静、干扰小的时候,人的其他感官注意力更集中,比如触觉、嗅觉。不同的卡片可能有微小的区别,在眼睛看不见的时候,手上能感觉到各种卡片的不同,孩子有时候能通过这种细节认出卡片,这也是为什么在各种形式的蒙眼识物演示的时候,一定要用手摸、搓。

记者注意到,此前给孩子做测试时,发现孩子前几次总是答错,慢慢地,正确率越来越高。而这种情况,总是出现在记者**将孩子视线遮挡住,无法透过眼罩缝隙偷看的时候。据介绍,为了让孩子更容易地辨别卡片,也有一些机构采用了道具,让卡片的质感略有不同。

标签: 孩子 卡片 松果体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