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君平终身不仕,以卜筮和讲授易经及老子之学为生,由于原本姓庄,所以,生前生后也都一直被人称之为庄子。严君平是扬雄的老师,扬雄从小随严君平学习易老之学,扬雄成名之后,由于扬雄的推崇,严君平学说开始在中国各地流传开来,甚至影响到了后来道教的产生,象道教中的“太上老君”神位,恐怕多半与川人崇敬严君平有很大关系。这就是说,我们现在说的庄子,恐怕多半是严君平和庄周这两个人的融会形象,甚至有可能就是人们根据严君平的事迹编造的,而庄子之学,则应该是庄周、严君平、扬雄这三人学术思想的融会表达。
从概率学的角度看,历史上的庄子和庄遵如果是两个人,那就不可能有这样多的雷同,而他们既然有这样多的因素的雷同,那么,从概率统论上看,就应该是一个人。
成都人民公园后的君平街,也是为纪念严君平而命名的街道。相传公元前二百年,严遵为传播老子教义,住在这条街上,以占卜耆龟给人看相为名,宣扬忠孝信义和老子道德经。每天他看相,只收够一百个铜钱能维持生活,就收起摊子,回家闭门读书。由于他不慕仕宦,节操清奇,当时声名远播,很受敬重。他写的《老子指归》一书,使李耳(老子)的道家学说,更加系统条理化,得以发扬光大。他又是个长寿者,活了九十多岁。扬雄称赞严君平说:“不作苟见,不治苟得,久幽而不改其操,虽随和,无以加之。”两千多年来,这条街名未改,说明人们对思想先驱者是怀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