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碧水寺佛教摩崖造像

2014-09-20来源 : 互联网

千佛崖佛教摩崖造像原坐落于宝成铁路复线涪江大桥桥头龙西堰西岸崖壁,原有1 000余龛,1940年修建龙西堰时毁损大部,仅存100余龛。造像镌刻于长8.2米、高2.7米的崖壁之上,有唐代广明元年(880年)造像题记3则。

造像上端**有一宽2米、高0.35米的矩形龛,龛内有排列整齐的造像4-6层不等共160小龛,龛内均有深浮雕佛像。1985年,绵阳市(县级)人民**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因修建绵阳至江油高等级公路拓宽路面施工需要,将其全部从崖壁剥离嵌入碧水寺崖壁保存。

崖壁有唐代摩崖佛教造像18龛、《金刚经》石刻一方,因年代久远,造像风化严重,仅第1、4、5、16号龛和《金刚经》保存较好,寺内有唐代观音圆雕立像1尊,高5米。头著化佛金冠,耳佩金环,颈系璎珞,两眼轻合,面带微笑,神态安详,超凡脱俗;袒胸,披贴身袈裟,束腰,下著玉裙,腰间缀精美饰佩;左手持净瓶,右手施无量印。体态丰满,雍容慈祥,具有典雅的盛唐遗风。今存碧水寺正殿。

考**版《绵阳县志》:“门前石佛一尊高丈余,系从开元寺(注:旧址在今太极绵阳制药厂内)废址锄来舁此供养。按:《旧志》称‘开元寺右有水阁院,背刻岩**像及金刚经,里人建小阁护之’即此。其与开元寺中崖刻之金像及金刚经为正观时同造可知。’”造像系两石从腰间拼合镌刻,高3.2米,眼微合,耳环垂肩,头戴华蔓冠,璎珞从肩部下垂至膝,自两边绕于身后,袒右胸,着长裙,斜披袈裟,束腰带。其面部丰润,神态安详,为****的唐代石雕珍品。

《绵阳县志》还称:宋文轸与李益侯、仲侯同游开元寺记“大观元年(注:1107年)……观先辈郡守李同叔所建水阁院,北崖正观时令狐文轨施造经像,极工致,叹其历会昌以来逐渐暗淡,遂醵金彩绘焕然增色。”“正观”,即唐太宗“贞观”年号,从公元627年至公元649年,共23年,可见观音立像系唐初镌刻。《金刚经》在西壁北端崖面,高1.24米、宽2.7米,刻线格,格内刻《金刚经》三十二品、4 000余字,字体笔力遵劲,有隋唐笔意。因风化严重,部分字迹已模糊不清。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