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明史纪事本末》有载。明洪武三十一年(1389年),太祖朱元璋驾崩,皇孙朱允纹在当时的京城,南京即位,改年号为建文。建文帝削弱藩镇、加强**集权的*国方略,引起朱元璋的第四子,镇守北平的燕王朱棣怨恨,以“靖难”为名,兴兵南下攻破京城,夺取皇位,改年号为永乐。
建文帝在宫中*起之时,与叶希贤“削发为僧”,着僧装逃出京城,流落云贵。
永乐三年(1405年)由滇至重庆,驻汉平寺(今罗汉寺)。家居岳池的翰林院编修程济,得知邻水善庆里(今幺滩镇)幽僻静偏,便于隐匿,乃导建文,叶希贤会见隐居家中的杜景贤。君臣劫后余生而复聚,悲喜交集。杜景贤于河畔建观音寺(今幺滩粮站处),供叶希贤居住,又于离此不甚远的斗蓬石建无粮寺,供建文皇帝居住。 建文、希贤、景贤时常相聚于御临河,泛舟于山重水复之间,时而举杯畅饮,即兴赋诗,时而诵读《离骚》,苍凉悲切;时而舍舟登岸,寻幽探胜;时而闲步阡陌,饱览田园秀色。
张献忠
从林家山寨到排花洞一线,是明清古战场遗址,有明末农民起义军张献忠余部屯兵驻扎的洞穴数十处,*负盛名且**没被攻破的就是排花洞一线天木楼遗址。它完整地保存了300多年,却在*****期间被洗劫一空,13层木楼只留下数根横梁。
白莲教
白莲教,一个民间宗教组织,据传说,公元1133年,由茅子元创立佛教分支白莲宗,因**“谨葱乳,不杀不饮酒”,故又名白莲菜,后逐渐演化为民间社群组织白莲教。
清嘉庆元年(1796年)至九年(1804年),湖北、四川、陕西三省,以白莲教为组织形式的农民反抗封建**的起义。曾在现今的排花洞一带住扎过,并遗留下一些木楼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