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新青年对创业充满热情的同时,也要尽可能避免在创业中由自身缺陷带来的负面影响。“媒体一再放大创业的***,这是一种误导。其实创业本身就是一个以小博大,**传统模式的行为,成功并非易事。”路军这样提醒90后的创业者。
如“沉默的羔羊”般失语的一代
随着国内整体经济的发展,模式和资本已经**是影响创业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沉默的羔羊”在这里是用来形容90后的集体失语,用一代人来涵盖似乎有些夸张,但集体失语确实是90后不同于其他年代青年人的明显特征。在成都有一位麻辣女教师,为了调动90后学生的积极性,以滚动屏幕的抽奖方式随机性的选取学生回答问题,这种方法为老师节省了大量寻找主动发言学生而花费的时间。
路军老师指出:面对老师的提问或课堂讨论,90后往往在纠结中选择退缩,看到周围人默不作声,自己也就偃旗息鼓了,即使有好的想法,也不愿意主动说出来,不想被其他同学看做是“另类”、“爱出风头”。这种“个性”表现在创业中就是逃避大众审视的眼光,以及害怕主动承担责任。
微博式的片段化思维
网络勤快了手指、却懒惰了大脑。在微博盛行的今天,一种流行病在90后青年人中散播开来。一边浏览网页、一边听音乐、一边看电视、一边与他人对话,这种看似日常化的行为,已经逐渐让90后形成了片段化思维。
片段化思维表现在创业中就是,点子很多,想法很多,答案很少,成功很小!
很多90后已经不习惯于思考,不习惯于深层次的研究某一个领域中的问题。路军老师在总结网络给90后带来的利弊时说,90后大学生很大程度上存在片面性思维,缺乏对事实思考的深度以及对自我的认知。
执行力差 稳扎稳打才是硬道理
90后的创新意识很超前,在90后眼里创业更像是一种理想,他们更加富有创业的热情。比老一辈人精力充沛,但是由于“事力差”(办事能力差),有了创新的想法,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了困难,经过与困难的几轮交战,*初的那份热情很容易被接踵而来的问题浇灭,*终虎头蛇尾般草草结束了创业之行。路军老师希望所有的90后创业新青年,在今天这样的新时代,更需要稳扎稳打,坚信自己*初的那份梦想,战胜重重阻碍,*终让事业的种子开花结果。
“老中青”结合 **创业之路
那到底什么样的创业之路更适合90后?路军老师说起这样一批学生,他们利用北京优势的教育条件,与清华培训机构合作,在全国开展修学营,起到了很好的效果,陆续组织的几批修学营活动,都得到了各地师生的支持。路军老师这样提示90后,拥有好的想法,但是不要狭义的创新。创新更要经得起社会的推敲和检验。
影响当代大学生创业决策的个人因素主要包括热情精力、知识技能和社会经验。论精力,90后远高于其他年龄层人群;但是从知识技能和社会经验来看,90 后却远不及年长者。相对来说,90后的自主创业***较低,若想创业成功,90后创业者就要从自身寻找突破点,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采取“老中青”三代结合的方式开展创业工作,将是未来青年人创业的趋势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