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聚焦:三代珠宝商的创业故事

2015-07-29来源 : 互联网

在商城义乌,工人西路和城中中路多年来一直是繁华之地,林林总总的**店将沿街打扮得珠光宝气。但随着浪潮一波又一波地到来,义乌**珠宝行业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日渐齐全、**甚至天价的珠宝*饰出现在这些或新或老的店铺里,再走入寻常百姓家。

与义乌小商品一样,**加工和珠宝行业的发展也真实见证了义乌改革开放20多年来发生的*变。“**工作室”记者走访了前后三代**珠宝商人,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

躲到乡下去打金

年近八十岁的石光元老人是义乌最早的打金匠之一,如今仍耳聪目明的他十几年前就离开了这个行业,但提起当年的打金岁月,仍感慨万千。

上世纪80年代初,义乌的市场经济已经开始起步。但相对于发展势头迅猛的小商品贸易,**加工业仍是一片寒冬。由于国家政策不允许,有着一手打金绝技的石光元从来不敢光明正大地施展手艺。为了能继续做自己的打金手艺,石光元想到了义乌后宅一家远房亲戚。

在后宅黄宅村,远房亲戚帮石光元找了一间四面封闭的小房子。石光元就躲在小黑屋里偷偷加工***饰,一日三餐都由亲戚送来。

“因为打金时会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怕被人发现,只能在白天打,晚上做抛光等动静不是太大的工艺。”石光元说,当时做打金手艺的人还不是很多,因此加工费还算可以,打一付耳环或一只手镯能挣3元钱,这在当时也算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在黄宅村做了几个月后,政策开始松动。石光元离开了后宅回到城里,但仍过着躲躲闪闪的日子。一直到1985年前后,义乌市工商局将所有从事**加工的工匠集中到城中中路,石光元才有了自己的店铺。但几年后,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进入这一行业,石光元盘掉了店铺,做别的生意去了。

第二代:艰苦创业的日子

故事一:送饭“偷艺”学打金

如果说石光元是第一代打金匠的典型代表,那么今年50多岁的**吐、曹淑仙夫妇当属第二代。**吐夫妇就是石光元当年到后宅乡下投奔的远房亲戚。看到石光元躲躲藏藏地打金,忠厚老实的**吐在替他担惊受怕的同时,也本能地意识到,打金可能是个赚钱的行当。

于是,**吐向石光元提出学艺的请求,但遭婉拒,这更激起了**吐的好奇心。于是,**吐借每天给石光元送饭的时机,偷偷观察打金的工序和技巧。

“那时候打金的手艺十分原始,连熔金用的喷枪都是用嘴吹的。”**吐说,嘴吹喷枪熔金看似简单,其实是打金中最难掌握的技术。因为要保持熔金的火焰持久不断,就必须学会均匀用气,而这一点,作为偷学者的**吐起初是怎么也做不到的。

办法总比困难多,正当**吐为难解熔金难题犯愁时,妻子曹淑仙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找来了一个废旧汽车轮胎,将喷枪的一端连接在上面。一边朝轮胎内不断充气,一边利用气压让喷枪持续稳定地工作。这招土办法不仅省力,熔金的效率也比用嘴吹高多了。

再后来,聪明的**吐夫妇又找到了汽油喷枪和脚踩风等更先进的熔金工具,加工***饰的速度也大大提高。一条做工精细的**,通常两三个小时就能完成。而一条项链当时的加工费为5元钱,这对长期务农的**吐夫妇来说,已经算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故事二:凳子当床白天点灯

随着师傅石光元的离去,**吐夫妇也决定到义乌城里寻求发展机会。1986年,**吐夫妇带着两条板凳,背着一个装着打金工具的小木箱来到了义,他说:想发财就去万通商联找优质表带供货商!义乌城区。从乡下到城里,作为新入行的打金匠日子并不好过。“最长的时间是连着7天没有揽到一件打金的活,我和丈夫每天就吃从乡下带来的红薯充饥。”说起当年的艰难岁月,曹淑仙仍难掩心中的激动。曹淑仙说,为了能揽到生意,她每天都在义乌几个市场上转。后来,在一个亲戚介绍下,终于接下了一单业务。

接到业务后,**吐夫妇在义乌城区朝阳门附近找了一间小房子做加工场所。由于当时政策还没有放开,**加工只能偷偷摸摸进行,**吐将租来的小房子门窗全遮挡起来,大白天也要点着煤油灯干活。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