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股申报和上市速度放缓之后,创业板*发原始股东所持股份接近解禁,被指为近期下跌的主要因素。而从近期的局面来看,创业板也确实值得投资者警惕。
中国的创业板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上市规则不同,审批的要求较为严苛,对主营收入、****等要求并不比中小板低了多少,上市的多为较为成熟的公司,也更加靠近传统行业。
而上市后,这些公司大都为了维持高市盈率而热衷于高比例送股,这一看似较为实惠的分红方式,实际上对大股东是*为有利的。一些大股东在早期完成股权登记时,每股成本仅为1元,经过上市前的大比例分红后,成本大幅降低,再加上上市后两到三次的分红送股,成本已经接近于零。一些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的创业板上市公司,控制人的控股比例大都很高,且有一定比例的合伙人或员工持股。几年创业,一朝**,**的诱惑自然让股东难以遏制减持套现的冲动。
由于受半年报公布的敏感窗口期的限制,进入9月份之后,创业板和中小板的高管们立即大笔减持,甚至为了能尽快减持,9月份出现了高管成批辞职的奇观,像9月 4日**就有16位高管辞职的公告出现,14日又有13位高管辞职的公告。以高市盈率和高市净率发行的创业板公司,大股东们自然也难以放弃套现的机会。
证券市场应该起到的是资源配置的作用,创业成功者获得**上的收益,仅是一种奖励机制。创业板推出之初,就已经引发变成“杀猪板”的担忧,并且有大量散户投资亏损。如果创业者将套现视为上市的*大目的,则有悖于建设资本市场的初衷,甚至有将创业板变成“套现板”之虞,这是监管层和投资者需要警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