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无法看见伤口的存在,始终没有选择照料伤口,无论我们身边换过多少人,我们在关系中所发生的情节与所出现的感受,也都会重复。当你觉得“受伤”时,别急着太快反击,也别急着太快防卫或解释……而是要停在“受伤”的感受与情境中,仔细感受,仔细观看,你会发现,如今让你很“受伤”的,无论是一个刺激、一个事件,或一个人际的互动,你之所以会感觉“受伤”,是因为,你的心底有伤口,那伤口,早已存在。
那伤口迟迟未被你端详,未被照顾,当然也未被疗愈,因此当刺激、事件或人际互动中的一个反应,勾连住伤口,扯动了伤处,那痛就整个窜了上来,像是伤口被踩,或伤口被撒了盐,其痛无比,其痛难耐。但是,无论你用了多少次攻击或防卫,或是解释,或是控诉,只要那伤口还未被辨识出来,未被照顾与疗愈,那伤口还是会持续的被扯动、被勾连,老是让你觉得好痛、好受伤,却只能无力与无奈的反覆疼痛。
“好受伤”的感受
当你“受伤”时,请留在“受伤”的感受与情境中,仔细感受,仔细观看,反覆性的“受伤”正在告诉你,你有个伤口在心的更深处,在层层堆叠的伪装中,或是层层的面具下,若没有足够的撼动与反覆的痛感,你也许根本察觉不到,也许始终触摸不到那早年所造成的伤口。
就如同你若重新进入一段情感关系,真心想爱一个人,你不会希望将未竟的伤痛,未处理的伤口带进关系中,折磨另一个人。你不会将上一个男朋友(女朋友)对你的伤害与背叛,要现在的男朋友(女朋友)为你弥补,要他小心谨慎,不要引发你的不安全感,并要他时刻为你的猜疑与不安负责。
让你有创伤阴影的人不是他,又怎能将所有的责任或过错推给他。再来,如果你有心好好爱一个人,你会愿意在关系中付出与投入,而不是害怕在关系中再度受伤受挫,而要求在你身旁这个人,必须费力的、辛苦的尽一切可能来安抚你、弥补你,而你却什么也不需要改变与调整。
疗愈关系,一同成长
如果我们可以知晓,表达仅在于表达,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权利,表达不是要控制与威胁,所以他人也有他如何回应的权利,以及表达他的感受与想法的权利。如果我们在乎一段关系,我们当然会在乎关系中的另一个人。所以我们不会尽在关系中出难题要对方回应,也不会总是把自己不想负责也不想面对的部分丢给对方,要对方收拾与承担。
如果,你愿意成长,愿意疗愈自己,那么你就该相信自己有能力学习,有新的机会成长。你会开始面对自己,试着以各种心理*疗方式,或是心灵转化的历程,来帮助自己的身心灵达到新的平衡,并且开展出新的生命力量与智慧。而不是焦虑的把关注力死盯着关系中的另一个人,小心翼翼到神经兮兮的从许多细节,不断检视对方是不是不够在乎你、不够肯定你、不够疼爱你、不够理解与懂你。
失去关系的失落
越想要控制关系满足自己的人,越会在关系中失去对方,也失去控制感。唯有练习不需要再小心翼翼的控制关系,控制对方,并且将关注力适时适当的移至真实生活经验中的其他部分,我们的生命才真的有机会学习,开展,重新经验,并让生命质地有不同于早年生命经验的**。
当我们有能力在关系中成为一个让对方乐于相处的人,我们也才有可能一同**想要的关系。反之,关系便会持续性的、疲劳性的、反覆性的在一些重复情境中彼此追讨、彼此控诉、彼此指责,同时间,一点一滴消磨耗损掉在关系中感到美好的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