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表示,老年族群很需要家人的关怀及重视。曾有个案,妈妈患有慢性疾病,儿子在外头开小吃店,妈妈觉得儿子很忙,不要儿子照顾,导致儿子认为妈妈不需要他,因而少回家,妈妈又觉得儿子不理她、不回家看看她。
咨询师找到儿子沟通后发现,其实儿子很重视妈妈的身体状况,也乐意1个月回家帮妈妈把药品分装,以便妈妈吃药。“药师教导儿子药品如何放置,妈妈看到时热泪盈框,非常的感动,她感受到儿子真的很在乎她。”
“我从伯伯住的地方,看到一篮子的药,都没动过”这是陈伶娥去年参与健保高诊次病患的居家照护,看到的景象。她说“老人没事,就喜欢逛医院,拿了药也没吃。”经陈伶娥沟通,伯伯逛医院次数少了,但生活少了“重心”人反而不快乐了。
她指出,访视过程遇到很多状况,一位多重疾病的老先生,不想跟外界接触,封闭自己,这时候只能透过家人来协助他,陪伴他。
一名家住南京市的86岁黄老先生,因年纪大,身体功能逐渐下降,同时患有心脏病、高血压、气喘等多项疾病,因家人常常陪伴在他身边给予关怀,陪他看电视、去公园散散步等,让他不觉得寂寞,觉得有被重视的感觉。
黄老先生的孙女说:“有时候要陪爷爷去公园走走,他都会**,但我还是坚持陪他。其实爷爷很开心,老人家都是嘴上说不要,但其实心里会偷偷期待和渴望,老人孩子性嘛!”
她指出,有些老人家因为长期卧病在床,想不开而**,都是欠缺家人的关心。对老人家多点关怀及耐心,才不会让他们觉得自己很孤单,也比较不会胡思乱想、心情不好,就算给老年人再多**、礼物,都比不上家人的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