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旅游好去处:千佛岩

2014-05-27来源 : 互联网

千佛岩景区除造型各异的佛像和万咏岩外,还有多处名胜古迹:秦汉栈道、汉墓古穴、铁石关镒、点将台、灵泉古渡、龙脑奇石、月浪石屋、雨花池、灵崖洞、佩玉泉,以及西城楼、水云阁、揽胜亭、观澜亭、云门、万象亭、聚贤桥等。

穿过夹江千佛岩牌坊,是一条东西走向的街道——聚贤街。据说,历史上的聚贤街是哲人贤士聚会之所,它北靠青山,南濒绿水,几十户人家多为明清风格的传统民居。

聚贤街往前,是一座千佛胜景坊。过牌坊,就到了“青衣**处”。右边山壁上,就有一些摩崖造像。再往前,走到西城楼,往上,是大成殿,也叫千佛寺。大成殿始建于隋朝,明末被毁,清乾隆十一年重建,原来是在夹江县城文庙,1986年迁建于此,为现代仿古建筑。

沿江,有望龙坪,临江下望,但见急流江水之中,一座龙脑奇石兀自巍然不动。明代嘉定知州郭卫宸有诗赞曰:“江头一块石,*立不能移。相彼波流者,谁将砥柱之。而渔纲竞急,以济舟难迟。”望龙坪前有一座“铁石关隘”坊。

经“铁石关隘”往下走,是秦汉古栈道遗址。石级直接开凿在岩基上,从关口到城下共108步,它历经千年风雨依然保存着原有的风貌,那被往来行人踩塌磨损塌陷的痕迹向人们展示着它的古老,这段沿江道路是历史上有名的“南安平乡明亭大道”。

千佛岩的千佛,就密集分布在铁石关下栈道右边临江陡峭的崖壁上。据了解,这里的162窟石刻造像现存共2470多尊,所以称作“千佛岩”。这些摩崖造像略早于乐山大佛,开凿于隋,兴盛于唐,延及明、清。但与乐山大佛不同的是,千佛岩的这些摩崖造像基本上是由民间自发镌造的,因而内容更加丰富多样,艺术形象也更加多姿多彩。这些佛像像造像排列错落有致,少则*占一窟,多则上百尊集于一窟,大可逾丈,小不及尺,造型优美,技艺**,姿态各异,绚丽多彩,显示了中国古代**的石刻艺术水平。

在佛廊西端的“万咏崖”上,有琳琅满目的历史题刻,或赞山水并秀,或抒揽胜情怀,不乏辞美意雅、雄浑秀丽之作。

万象亭傍山一侧的石壁上,镌刻着“古泾口”三个大字,字体苍劲有力,庄重古朴,这是明代张庭的题刻。“古泾口”其实就是陕西泾口。公元前316年,秦惠王灭蜀,接着“移秦民万家实之”,实(充实)蜀地的秦**要来自陕西省关中平原的泾水流域,他们念念不忘故土,迁入夹江境内的“秦民”视青衣江水如泾河之水,因而以“泾口”之名来称其新居之地,只是后人加了个“古”字。

古泾口坡下,一处山岩前伸突出,宛如棚盖,棚盖之下,岩腔宽阔,这种地貌俗称“洼岩腔”,被古人命名为“月浪厂”,并刻了三个大字于此。据说,这里的“厂”字应读“hàn”,是指山边岩石突出覆盖处,人可居住的地方。

千佛岩景区内,还有夹江手工造纸博物馆,这是全国**专业博物馆之一,馆藏较为丰富,图文并茂,展示夹江悠久的造纸历史。

在造纸博物馆西北里许的高崖下,突兀屹立着一墩*石,高约15米,顶上面积达百余平方米,这就是传说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练兵的点将台。

标签: 夹江 千佛 造像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