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婉:当了32年园长93岁仍想念幼教

2014-05-29来源 : 互联网


1948年,27岁的刘家婉成为重庆一所私立托儿所的保育主任。这其实是一个掩护身份。作为地下党员,她的主要任务是联系幼儿家长,收集信息。那时的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后竟“弄假成真”,在幼儿教育这条路上一直走了下去。

32年间,她先后在4所幼儿园(托儿所)担任园长职务,送出了一批全国**教师。她不是幼儿教育科班出身,但对幼儿教育却有着*朴素的认识:勤俭办学,不给家长增添负担,对幼儿的情感关注远比知识学习更重要。

1951年,西南妇联在重庆筹建幼儿园,刘家婉应要求出任园长。1954年,她随丈夫来到成都。丈夫所在单位为解决家属子女入园需求,也决定筹建幼儿园,并理所当然起用了这位现成园长。

“那时条件可没有现在好。”刘家婉回忆说,园所是租用的民房,条件简陋,没有玩具,而更让她头疼的是师资问题。因为招不到幼儿教师,幼儿园只有把各家保姆集中,充当临时教师。“吃饭时,保姆端一个碗,拿一个勺,这边喂一口,那边喂一口。”她只好对这些“老师”进行基础培训:“幼儿进食要**卫生干净,防止疾病传染,所以每个孩子一个碗,一个勺……”

1959年10月2日,刘家婉调任成都三幼。这所创立于1914年的幼儿园因保教质量高,在成都颇有名气,不像以前她工作的幼儿园,万事都要从头抓起。所以,上任之初,她只给老师们提了两个基本原则。

勤俭办学,不给家长增加经济负担,是她提出的**个原则。“那时成都不是开幼儿运动会嘛?为了出场整齐好看,小朋友都要穿统一的衣服。但我们不能伸手找家长要*!”*后,幼儿园自掏腰包,购买了一批便宜毛巾,让老师们加工成“比赛服”。“老师们还找来了染料,男孩衣服染成蓝色,女孩染成红色,穿在身上非常漂亮。后来,每次幼儿园有什么活动,都把这套衣服拿出来穿。”虽然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回忆起当时的热闹场景,刘家婉还是呵呵笑出了声。

她还主张保教应以保为主,以教为辅。“孩子身心健康是*重要的,没有健康,谈什么学习。”她要求老师必须随时关注每个孩子的情绪。“如果有孩子一个人坐在一边,不说话,老师一定要问清原因,是生病了,还是和小朋友闹不愉快。”她有空就会在幼儿园里巡视。**中午,她巡视到寝室,老远就听到一位老师的声音:“快点快点!莫吵了!都睡觉!”当天晚上的全园教师会上,她点出了这一问题:“孩子入睡时,应该为他们营造柔和轻松的环境,要是声音太大,本来孩子都昏昏欲睡了,结果又来精神了!”

在成都三幼,刘家婉一直干到了退休。这位园长在任期间,三幼走出了一批至今在成都幼教界都赫赫有名的**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蔡邦琼、全国**教师李俊秀……

回过头来看,她在师资培养方面的做法,放在现在也是不过时的。那时,三幼每年都要接待大批访问,她便要求老师都要承担公开课任务,以此来促进交流和提高。有一次,一位年轻的骨干教师**接受任务,遭到了刘家婉的严厉批评:“你不就怕到时上不好,在同事面前丢脸嘛!那你现在好好学习准备,上一堂漂亮课,不就行了?”

刘家婉觉得自己对老师“有些严”,老师们却觉得她可亲。“她是我*尊敬的一位园长。”已经70多岁的李俊秀告诉记者,刘园长工作上的确是***,但在生活上对老师却是无微不至。“很多老师都受过她的照顾和帮助。”她说,以自己为例,“我的孩子小时候身体很不好,每个月都要住院。我一个月工资才30多,根本不够花,只有借。后来,刘园长只要知道我孩子病了,就主动拿10多块*借给我,也不说什么时候还。”1980年,孙小琪还是一个刚入园1年多的年轻老师,因为打针过敏而在医院晕倒了。“那时刘老师都快60岁了,骑着自行车,晚饭也没吃,跑到医院来看我。那个场景我到现在还记得。”

已经93岁的刘家婉如今仍关心着成都幼儿教育的师资问题,耳聪目明的她常常上网浏览相关新闻。“有个问题搁我心里好久了。”她对记者说,前段时间,她从网上获知,成都要修一批幼儿园。“现在的硬件,我不担心,但老师问题怎么解决?”她说,对新招的老师,她个人觉得,应该先跟着有经验的老师跟岗一段时间后,再正式上岗。“这个事情现在弄没有?现在不弄,到时幼儿园都修起来,就晚了!”


标签: 幼儿园 老师 园长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