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重引入,轻培养。按照“一村一大”目标,大量“村官”被派往基层,但他们在基层的实际锻炼效果考虑较少。由于没赋予“大学生村官”应有的职责和权力,导致他们在岗位上非常尴尬,难以切实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可见,造成“大学生村官”现在的尴尬地位,各级党组织对“大学生村官”提供的实践舞台过小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二是重政策,轻落实。近年来,针对“大学生村官”的各种政策、机制日渐完善,但是落实力度不够。部分“村官”反映,一些激励政策仍只是“写在纸上、挂在嘴上”,而未真正落到实处。比如,在落实“**‘村官’可以进入乡镇党委班子”政策上,目前,全县仅有1名“大学生村官”担任乡党委委员;在****政策上,由于绝大多数“大学生村官”无担保人、信用度低等原因,金融机构往往不愿意对“村官”放贷。
三是重安排,轻关怀。一些基层党组织在日常工作中安排“大学生村官”从事各项工作,但对他们的个人关心较少。乡镇将“村官”借用到办公室做打字员、后勤人员,使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参与机关工作。这些借用“村官”的单位还认为其做法是对“村官”们的照顾,然而,调查表明,近90%的被借用“村官”反映被乡镇“廉价使用”,认为在机关“同工不同酬”,待遇上与机关干部有“天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