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僧弘忍袈裟事迹

2014-07-23来源 : 互联网

僧璨的传法**是道信。此人俗姓司马,河内人,少小出家,拜于僧璨门下,他能够昼夜常坐,六十多年不挨枕席。隋炀帝大业年间,一股贼寇围攻吉州城,围了一百多天,城内井水都干枯了,道信路过此地,奋不顾身地潜入城内,领着城内民众念诵般若波罗蜜,奇的是**一念,贼寇就自行退走了,城中的井水也涌出来了。他见蕲州黄梅破头山上有紫云盖顶,便在那里居住,改破头山为双峰山。

贞观十七年(643),唐太宗闻知他的道行,派人到黄梅请他进京,他以年老体弱而苦辞不去。唐太宗连请了三次他都不去,*后一次唐太宗生气了,吓唬他:“人不来,头来!”他便将脑袋伸向使者:“头在这里,砍吧!”使者始终不敢下手,回京复命,唐太宗一再要求道信进京,实际上是冲着那件木棉袈裟去的,得不到手,他也无可奈何。?

袈裟的第五代得主是弘忍。此人身高八尺,仪表堂堂,但性格木纳温厚,从不与人戏语开玩笑,他从七岁开始就师事道信禅师,跟随了三十年,道信知他沉稳可靠,将信袈裟传给了他,他主持佛事四十多年,“接引道俗,四方龙象归依奔凑,”时人号为东山法师。

弘忍有神秀、智德、赜玄、老安、法如、惠藏、玄约、刘主薄、智诜和惠能****,惠能俗姓卢,22岁时来到双峰山,弘忍禅师问他从哪里来的,他说从新州来,弘忍说新州是猲獠之邦,也要学佛吗?惠能说:“人有南北之分,佛也有南北之分吗?”弘忍禅师见他的悟性如此之高,便将他留下,在寺内舂米。有**,弘忍宣称要选择法嗣,叫**们各抒己见,写成偈子供他评选,谁写得好就将袈裟传给谁。其*席**神秀写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弘忍见了此偈,摇头说道:“你作此偈,说明你到了佛门,但还没有进入佛门。你再写一*,只要进了佛门,我就将袈裟传授给你。”神秀回到僧房,苦苦思索了好几天都没有写出新的偈子,这时那舂米的“猲獠”惠能不甘寂寞,也要抒陈己见。他不识字,便请人代笔,他念一句,别人写一句,写了两*偈子,一*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静,何处有尘埃?”另一*是:“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静,何处染尘埃?”弘忍禅师看了这两*诗偈,大为吃惊,当天深夜便将惠能叫入方

丈室,向他讲授《金刚经》,并将信袈裟也传给了他,叫他带回岭南去,免得惹起事端。三天之后,弘忍才向**们宣布:“佛法已到岭南去了。”从此之后,禅宗分为南北二宗,惠能在南方传教,称南宗;神秀在北方传教,称北宗。武则天当权,奉神秀为国师。他派人到韶州曹溪迎请惠能进京,惠能以年老多病为由,坚辞不去。在此之前。惠能的**立楷、智海等人问老师,木棉袈裟会传给谁,惠能禅师说:你们休得过问此事。我为了这件法衣,曾经多次受到追杀,生命难保。此衣当年在道信大师手中的时候就三次被人偷盗,在弘忍大师那儿也三次被偷,在我这儿则六次有人来偷,然而我终归是保不住的,它会被一个女人拿去。”

惠能说的“女人”即当了万岁婆的女皇帝武则天,她请惠能进京的目的也就是想要得到那件神奇的木棉袈裟。惠能不愿进京,她就用一领摩纳袈裟和五百匹绢与之交换,惠能只好照办。袈裟被换走之后,那些**们对他很有怨言,他说:“为了保护这件袈裟,曾经有三次刺客来刺杀我,我命如悬丝。我都这么大的风险,你们更是承受不起。我对你们传法不传衣,对你们只有利,没有害。”从此,南派禅宗便不再以袈裟作为传法的凭证了。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