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向雾霾宣战的路上,成都又前进了一步。被喻为“空气监测特种部队”的大气监测超级站,成都已经初步建成处于试运行阶段。7月14日,华西都市报记者来到位于四川大学的成都大气监测超级站进行了*家探访。
超级站,有什么?
粒径谱仪,监测几十微米的颗粒物
如果你来到四川大学望江校区科技创新中心,会在顶楼看见一些奇怪的杆子,2米多高,顶着些奇怪的“帽子”……它们,其实是空气采样管,而它们的脚下就是“空气监测特种部队”——成都大气监测超级站。这座占地将近200平方米的超级站,装置着各种有关空气监测的***武器,被戏称为空气监测的“航空母舰”。
“目前超级站是一期,大概有20多台监测仪器,监测项目多达上百种”,成都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相关负责人介绍,“普通监测站只能监测常规几种大气项目,比如说PM2.5、SO2。”
超级站里的仪器,看起来并不起眼,只有伸往楼顶的采样管,和连接电脑里不断跳出来的数据,才凸显出它的“高大上”。“这是粒径谱仪,PM家族全部都能监测”,她指着一台银色设备向记者介绍,“不要说PM2.5,PM家族从几百纳米到几十微米都能挨着个监测,同时仪器会计算出它们的数量占比和质量占比等。”
同时,一台形似圆筒的设备,也引起了记者的关注,它对应的天花板,空着一个四方格。“这是激光雷达,每几分钟发射一次,如果是晚上,你还可以看到它发出的绿光,白天能测到8km的高空,夜间可以测到15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