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稻是利用头季稻收割后,稻茬上的腋芽萌发成苗,再收获一次的稻谷,四川农民称为“抱孙谷子”。我国农民利用再生稻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但多系任其自生,故产量甚低,更未见有人刻意加以研究。
杨开渠于1935年开始在四川研究双季稻的同时,想到再生稻在头季稻收割后60—70天便可再收获,省时、省工,在双季稻发展还未成熟的地区或一季早中稻冬水田区有增产的实际意义,于是便用籼稻品种材料对再生稻进行了系统研究。他明确地指出:第一,稻秆上休眠芽的多少、生死和分布、穗的分化等,和头季稻的品种、稻秆上的节位、时期等有密切关系,也和栽培技术有关;稻杆上活着的芽随着抽穗成熟进程而逐渐减少,第2、3节的活芽最多,萌发率最高,伸长也最快;休眠芽穗是在母茎穗分化后约20天时开始幼穗分化的,上位节(尤其第2、3节)的休眠芽生长快,穗分化早而较整齐。
第二,再生蘖发生的位置、多少、产量高低,既和稻秆上的休眠芽的情况有关,更和头季稻收割时期、留桩高度关系密切。头季稻收割愈早,留桩愈高,再生蘖数和有效率也愈高,生长和产量也愈好,但以在头季稻黄熟至完熟时收割再培育再生稻,两季相加的产量最高。因此,首先要选择头季稻、再生稻产量都高产的品种;在栽培技术上要高留桩,保留2、3节位的芽,保持休眠芽的生活力并促进其萌发;而保持休眠芽生活力及其萌发的关键在于头季稻收割前的施肥管理。他先后撰写了再生稻研究论文10余篇。
1957年在武汉市召开的中、苏、朝、越四国水稻科学技术会议上,他做了《再生水稻研究》论文的报告,受到与会专家一致肯定。他不仅在我国开拓了水稻研究新领域,提出了增产的新途径,也是世界上最早系统研究再生稻的学者之一;他所发表的一系列论文也是世界上迄今较系统和完整的论著。1986年国际水稻所负责再生稻的专家见到杨开渠过去发表的论文,都表示钦佩。
其研究成果至今仍有指导意义。近10年来,一些再生稻研究者和推广工作者将杨开渠的一些基本理论应用于杂交水稻以培育再生稻,都取得了成功,深化了再生稻培育技术,推动了再生稻的发展,增产了大量稻谷。如四川省自1986年在冬水田培育再生稻69.8万亩以来,逐年扩大面积,1989年培育再生稻675.6万亩,平均亩产105公斤,高产的达300公斤/亩,四年间增产稻谷14.2亿公斤。在部分地区,再生稻已成为稻田耕作制度中的一环。杨开渠先生泉下有知,亦当为他的研究成果感到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