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开渠推广双季稻的研究和发展

2014-08-07来源 : 互联网

杨开渠是四川稻田改制和种植双季稻最早的研究者和倡导者,并为此做了大量富有成果的试验研究,提出了许多指导性的建议。他带着在杭州试种双季稻成功的经验来到了四川。

首先收集各地的温度、雨量等有关气象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发现重庆及长江沿岸的某些自然条件竟比浙江的温州、杭州还要好,适宜种植双季稻。他节假日到农村访问调查,接着自己在校内作试验,认定重庆及四川的一些地区可以种植双季稻。他撰写了到四川后的第一篇论文《四川省当前的稻作增收计划书》,于1936年2月油印发表。当时主持四川省稻麦改良场的杨允奎教授阅读了他的文章,采纳了他的建议,便在川南泸县的试验分场侧重开展双季稻的试验研究。经示范栽培成功之后,逐步在农村推广,使四川稻田改制迈出了第一步,也为以后由一季稻改种双季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为了使双季稻取得更大的效益,促进稻田改制顺利发展,杨开渠对双季稻的品种、最适开花期及其温度指标、播种期、秧田期、种植密度、施肥等方面进行了长期的研究。1936—1938年,他在泸县分场用当时生产上使用的早熟种和晚熟种做连作栽培试验,常因晚稻抽穗迟,结实差,产量不稳定而困扰;要保证获得一定产量必须早播,而早播又带来秧龄长,移栽返青迟、长势不旺等问题;要培育老壮秧则要加大秧田面积,管理技术不易掌握。

针对这些问题,他多次用大量品种进行分期播种,研究这些品种在不同光、温条件下生育期和经济性状的变化规律。初步得出,在四川连作晚稻要获得较高而稳定的产量,必须选用早、中熟种,在9月15日前日平均气温在23℃以上时齐穗(粳稻可略低1—2℃)能获得较好结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他在总结以前稻田改制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又用表现较好的早、中、晚熟品种200多个,1955年在成都,1956年在雅安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早、中熟品种做连作晚稻种植,可以推迟播种期,培育适龄壮苗,并能在9月中旬抽穗开花,获得较好的产量。1957年他总结了前一年四川省推广双季稻种植中,一些农民因晚稻种子不足,而用当地的早、中熟种作双季晚稻栽培的成功经验,又用43个不同熟期的品种作双季晚稻的播种期及苗龄试验,1958年用37个品种重复试验,最后肯定了用早、中熟品种作双季晚稻栽培的增产作用及这类品种适宜的栽培期,并写成《双季晚稻品种的选育及栽培期研究》论文,1959年发表于《农业学报》上。1959年,他主持长江流域双季稻考察,总结了各省双季连作晚稻品种应用情况后,写成《长江流域双季连作晚稻的品种问题》一文,更明确地提出长江流域用早、中熟品种作连作晚稻品种的建议。接着又发表了《从水稻品种的生长期讨论阶段发育及引种选种问题》一文,从理论上进一步阐明应用早、中熟种作连作晚稻的可能性和优越性。

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杨开渠把这一意见以建议的形式提出,会议以提案形式通过,并责成长江流域各省农业研究部门进一步组织鉴定。以后的双季晚稻栽培实践证明,杨开渠的意见是正确的,长江流域,特别是四川省主要的双季晚稻栽培种是用中熟种。他主持育成的中熟粳稻品种“跃进3号”、“跃进4号”都是当时生产上的主栽品种。杨开渠用早、中熟品种作双季连作晚稻栽培品种的指导性意见使我国双季稻栽培向北推进到北纬30度,甚至更远的地区,使连作晚稻取得了较稳定的产量。

杨开渠还对四川省发展双季稻提出许多中肯的意见。他认为四川省幅员较广,气候条件差异较大,各地栽培水平也不一样,双季稻只能逐步推广。1956年双季稻突然由前一年的8万亩增加到500多万亩,由于物质条件和技术准备跟不上,结果不尽人意,步子跨得太大了。当他获悉四川省已制订出1957年种植双季稻1000万亩的计划时,科学家和人民代表的双重责任感使他不能平静。1956年10月在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的会上,杨开渠作了《四川省栽培双季稻问题》的系统发言,主张应稳步发展,建议在“成绩显著、产量可靠而又有条件、有准备地区的冬水田可适当地扩大,其它条件未具备和产量不稳、经验不足的地区,应适当减少或不种,而只进行试点工作,以待未来的发展”。这种肺腑之言却被省里某负责同志斥为“保守”。杨开渠立即将他的发言稿寄送农业部,农业部支持他的意见,马上在《中国农报》上刊出。后来的实践证明,他的预见是正确的。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