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0亿元以上,增长17%以上。财政总收入24.14亿元,三年增长三倍。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15.1亿元,增长24.6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06亿元,增长37.3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5亿元,增长30%。固定资产投资132.9亿元,增长7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7亿元,增长14%。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6500元,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5500元,增长12.3%。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上升至全国第111位,西部第9位,名列全省第3位。
2009年,预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2.2亿元,增长17.14%。**项目成为跨越发展**。2009年实施**项目98个。其中:百亿元以上项目2个,十亿元以上项目7个,亿元以上项目29个。**项目完成投资122.4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92.1%。官地电站、裕隆换流站、佑君变电站、攀钢钒钛基地、钢城集团红渣处理、太和铁矿扩能等一批十亿元级以上项目正在加紧建设。晶康高技术、光恒混凝土、呷榴河电站等19个**项目竣工投产。好医生、西昌烟厂、华西建材、航飞苦荞等企业实施技改项目27个,投入技改资金14.8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12.1%。工业园区成为工业主导引擎。成凉工业园区成为全省****园区,入驻企业65户,规模以上企业22户。经久工业园区成为全省百亿元级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入驻企业21户,规模以上企业8户。太和工业园区入驻企业20户,在建项目总投资16亿元。全市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6户,规模以上企业达到73户。新兴产业成为新型工业化主体。以水电八局、中冶实久、华夏集团为代表的制造产业,以攀钢钒钛、瑞康钛业为代表的钒钛产业,以保定天威、大唐集团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以沃尔玛、达达仓储为代表的商贸物流产业,以宜必思、美丽阳光、邛海麓镇为代表的宾馆旅游产业,以航天水泥、页岩砖厂、*鑫建材、鼎祥水泥外加剂为代表的建材产业迅速崛起。民营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生力军。制定《关于促进西昌经济发展的若干决定》,鼓励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全市拥有个体户24293户,增长17.1%。民营企业1829户,增长42.8%。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89.1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1.5%。
农业基本建设总投入5亿元,实现农业增加值26.8亿元,增长4.9%;粮食29.3万吨,增长3.8%;肉类8.9万吨,增长4.9%;蔬菜38万吨;烤烟13.2万担,增长54%;蚕种出口创汇8.84万美元。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投入1亿元建成安宁河堤防10.8公里,投入1.2亿元实施盐中灌区水利血防、西礼渠改造、病险水库*理、水毁**、烟水配套、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中低产田1.2万亩,*理水土流失26平方公里,解决1.6万人饮水安全问题。特色产业不断壮大。成功创建***十万亩蔬菜、五万亩马铃薯两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投入3900万元建成西溪-黄联设施农业基地。全市设施农业达到9500亩,特色水果达到5万亩,特色花卉达到5000亩。投入2300万元实施玉米生产、生猪养殖等八个现代农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