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即将过去,大学毕业生又到了求职的“寒冬”时节。在这场即将到来的“饭碗”争夺战中,不少大学生满怀梦想,却又感叹脚下无路。不过也有人成为人们心中的一代**,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大学生王芳从一无所有,到身价**,只花了5个月的时间。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她的成功创业经历吧。
去年,王芳毕业于太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专业。“和大多数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一样,父母也让我报考了机关事业单位或者国有企业。”王芳讲诉,父母都是临汾国企职工,属于体制内人员,在他们眼里,只有在这些单位才算正式就业。
在太原租房子后,王芳便买来各种复习资料埋头苦读。“正好太原市一家事业单位招考,我就报名了。”由于前面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王芳此次顺利的被录取,也算是端上了“铁饭碗”。在去年10月份,就正式开始上班了。“工作比较清闲,以前在大学里面所学的专业知识,在这里都几乎用不上,而更多的是事务性的工作。”王芳说,这份工作让父母十分满意,不过自己却觉得这是一种煎熬。
2013年春节过后,王芳在父母的强烈反对之下离开了别人羡慕的单位。在春节过后的招聘会上,她应聘了一家文化传媒公司,岗位是营销专员。王芳讲,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原因有2个:其一是,兴趣所在,喜欢这个行业;第二则是,梦想所使,想创业一番。
这家公司主要做的是户外平面广告。不过,因为今年经济增长的速度缓慢,广告行业受到了不小的冲击,营销专员的工作并不好干,有时候跑两三天,也没有一家企业有投广告意向。“其实很多行业都面临了类似这种情况。”王芳说,越是这样的经济形势,也就意味着拥有很多的创新和机遇。她认为,广告行业转型发展,是当务之急。
在太原市举办的一次大型文化类展会上,和很多参会人员一样,王芳被入场处锦簇的花团吸引了。职业敏感性让她驻足许久:来者必然都是对文化产业感兴趣的人群,来者大多数人都会看花团……能不能再花上做文化方面的广告呢?王芳的这个想法很快就得到公司高层的*肯。并成立了以她为负责人的项目小组,负责“在花上做广告”项目得落实,也就是设法在花架上放上花盆,也放上广告,再将花架作为绿色饰品不知在医院、机场等处。
“其实,传统广告始终没有解决好广告受众的**定位这一问题。”王芳将自己的项目命名为“花架广告”,有亲切地称之为“绿媒”。她说,“绿媒”与传统广告并不相同,它可以做到受众的**定位。
比如,户外平面广告无法无法将婴幼儿奶粉**传播给有婴儿的家庭。但是,将有婴幼儿奶粉的“花架广告”广泛布置在妇幼**院,这个问题便**解决了。
“客户们不愿意做广告,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回报周期太长。”王芳讲诉,如果回报周期变短,愿意花*做广告的还是大有人在的。当这些可行性方案确定之后,王芳买来花架,在花架上摆上净化空气***的绿萝,并点缀以广告位,先在省儿童医院楼道、电梯口等地方试行摆放。
广告位很快就被*购。紧接着,广告客户渐渐的多了起来……从6月到11月,短短5个月的时间内,王芳将“绿媒”拓展到机场、汽车4S店等公众场合,在美化环境的基础上,完成了广告额度从零到200万元订单的跨越。
现在,王芳的“绿媒”广告创意已经顺利通过了**申请,并持有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证书。“‘绿媒’需要定期浇花、换花,这些兼职工作我提供给了十几名在校的大学生。”王芳表示,希望以自己的创业经历,给那些想要创业的大学生一些启示。“其实不仅在广告行业,其他行业也一样,总有一些创业机会就在身边,就看你肯不肯把握了。”王芳表示,自己愿意免费为大学生提供花架、花卉等设备,以帮助有想法的大学生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