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可能比我们更了解自己

2014-05-27来源 : 互联网

苏格拉底早就劝告世人要“认识自己”,人们也一直以为自己*了解自己(包括许多人格及社会心理学家)。然而,据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心理学系助理教授辛明。瓦沙的研究证实,我们并不如自己所想的那样了解自己。

根据《每日科学》报导,这篇发表于2010 年2月《人格特质及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指出,对于自己内在的感受(如焦虑),自我评估较正确;但对于智力相关表现(如才智及创意),朋友才是更好的评价者。即使是陌生人,对外向性的判断,也与自己和朋友一样准确。

瓦沙表示,重要的是,人不一定*了解自己,“性格不是你认为你是谁,而是你到底是谁。”“有些人认为自己*了解自己,因为写故事是自己,但人格不是故事,而是真实。”无论你怎么说故事,别人仍然会看到真正的你,而不是你口中所说的你。

我们的一切行为如衣服的选择、卧房装饰、网站和脸书的基本资料等,都不经意地显示了性格,可是自己不一定知道。瓦沙说,人的特质决定行为,进而形成性格。她发展出一个“自我-他人认知不对称模式”,为了测试其准确度,瓦沙召募了165位自愿者,完成一系列不同任务。

受试者参加了IQ测验及一个团体讨论会,会议中**********脱颖而出成为**者。另外,还进行了一个社会压力试验,受试者在拥挤的小房间里,上台发表二分钟的演说,说明*喜欢和*不喜欢自己身体的哪些地方。一个装得很严厉的实验人员替学员录影,很多人都紧张得流汗,每个人也为自己和其他成员在一个有40种人格特质的评量表上打出分数。

该模型正确预测出:对于内在特质如思想、感受、悲伤、焦虑等的自我评估,较朋友和陌生人准确;但对于外在行为,其他人的评估比较正确。“你可能非常了解自己的焦虑程度,别人难以站在你的立场判断,毕竟内在情感是可以掩饰的。”

他人可准确反映自己的行为

自我评估较难判断的是魅力方面,如才智、吸引力、创意等,这些项目难以客观地自我评价。因为如果评估自己不聪明、不吸引人,生活会变得大不相同,大家都希望自己在别人眼里是聪明有吸引力的。判断朋友的才智比较准确,因为承认朋友不聪明不像承认自己不聪明,会对自己产生心理上的威胁。

在吸引力方面,我们常常照镜子,但这和看别人照片是不同的。如果花同样时间来看别人的照片,对其人是否有吸引力一目了然,但自己对镜子看了五分钟后,却还不确定自己是否有吸引力。

瓦沙指出,对于某些人格特质,如果我们只注意思想感受却忽略行为,就会抓不住要点。举例来说,爱欺负弱小的人**符合SOKA模型,因为他们的思想和感受告诉他有不安全感,希望别人喜欢他,赞赏他,这并不算坏,但是他们不觉得自己的行为很讨厌或可怕,因为他们的思想掩盖了他们的行为。

同样地,如果你认为自己友善热情,你的朋友家人却认为,即使你的想法是这样,你表现的却是另外一回事,你就得更注意你的行为了。

以人为镜 可以明得失

一般人的盲点是:往往只注意自己的感受,却忽略了别人,而他人却可准确地反映出你的所有行为。古人云:“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如果我们能常听听他人对自己的想法,看看他人镜子反映出来的真实自我,藉此检视自己的言行,有过则改,扩大自己的心胸,将他人作为一面明镜,家庭社会必定更加和谐,人生更加美好。

标签: 吸引力 评估 准确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