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广彬的站长岁月

2014-06-12来源 : 互联网

他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做破解网站,个人站长圈内无人不知,是国内**批玩域名的IT人。他掌握着中国70%—80%的站长资源,与蔡文胜、戴志康、吴欣鸿、华军、李明顺等草根站长都是好基友,但他却*终成为站长圈的“逃兵”。2004年,机缘巧合他进入IDC领域并一气做了下去;2007年,因为对国内IT资源的深入了解及成熟运营,成为中国**批云计算领域的探路者。后来公司转型,他再次创业,于2012年创办的华云数据带动了国内云计算产业的变革。他就是不愿接受家族生意的华云数据创始人许广彬。

毕业后,根据专业我被分配到兵工部下属的国企锅炉厂,在车间烧锅炉,算是铁饭碗。结果几个月之后就光荣下岗了。

1998年3月30号,户口迁回原籍拿到新身份证之后,我就想出去自己闯荡,但父母非常希望我能子承父业留在家里人身边。其间经过还是挺激烈的,*后的结果是我顶着*大的压力跑出去*立创业了。

离家之后,我就想干互联网,但对互联网的认知很朦胧,那时也没有什么可以参考的商业模式或完善的产品。口袋里揣着几千块*,就开始了寻找之路。*开始去的北京,但混得不怎么样,赶上大学生不包分配,感觉满街都是年轻人在竞争。和同学商量后,我来到中国5个经济特区中**还存在*大发展空间的特区——厦门。那是1998年,我的**份工作是为企业申请域名,做网站,搞企业邮箱。尽管现在大家很清楚这就是互联网业务,但15年前和企业谈这些,别人都认为我是大忽悠、大骗子。

*难的时候我曾经连续两个月**只吃一顿饭,但就是撑着一口气不对家里说。当时别人都8点起床,我6点就起来,拿个不锈钢暖水瓶熨烫衣服,烫得平平整整地再出门。因为我的工作希望客户能**时间对我有个好印象,我很渴望成功,很认真地一点点积累。

我玩过域名,对站长圈子很熟。比如,58同城的姚劲波,还有美图秀秀的创始人吴欣鸿,当时吴欣鸿还不叫这个名儿。我们玩域名都比蔡文胜还早些。蔡文胜**次玩儿域名应该是1999年,他后来一直钻研,成了我们之中在域名领域*有成就的。

我和蔡文胜认识十几年了。2000年,他请我帮忙优化域名注册。2003年时,我做着赢政天下,蔡文胜做265,也经常给他干干各种大大小小的活儿。当时也不谈*,因为赢政天下就是一个有点江湖气的凭兴趣和人际关系运营的个人论坛,帮着用户优化都成习惯了。

有**深更半夜,蔡文胜给我打电话,问是否有办法让265的安装量和首页设置量一月内上升500万。我说这不好搞。但是后来,我看到有人可以搞得定,那就是周鸿祎。当时的周鸿祎还没做3721,在做社区聚合的模式,叫奇虎社区,整天和大旗网对着干。他投戴志康有一个原因就是他搞了奇虎社区。尽管名字都叫奇虎,但和后来奇虎的业务完全是两码事儿。

**次创业是跟朋友合伙,那是2000年,做域名注册、虚拟主机等很基础的业务,算是**次涉入IDC领域。2003年选择离开,*立创办蓝芒。当时的初衷并不是打算做IDC,而是只做软件。我们团队还开发了一个软件,叫域名虚拟主机管理系统,帮别人管理域名和服务器,是中国**个服务器管理软件。当时在中国做IDC生意的有五六百家,有一半以上都买我的软件。后来大家都说,软件用你的,能不能连服务器等IDC服务都帮我搞了?反正这事儿我也在行,有生意就做呗,就这样直接进入了IDC领域。

当时的**单大客户是日本的一家电子游戏公司世嘉。他们带了1.5亿美金到中国搞游戏,办公地点选在上海的南京西路。我给世嘉在汕头开了100多台服务器,他才用了5台,每个月给我交*。那时候没有云计算的概念和技术,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这么浪费,当然同时确实给我带来了固定的良好收益。慢慢的,盛大、优酷等一堆优质企业都来找我托管服务器,到2006年时蓝芒已经可以算是TOP的民营IDC了,知名度和口碑在那儿摆着呢。

从2009年,我们就开始做云计算软件的开发。五六年前对别人提云计算概念,别人把我当成大忽悠。这是我这辈子第二次被人当成大忽悠。

其实,我觉得站长资源的累积只是合作的一个层面,光靠朋友关系不够,更多的是要明白创业者的诉求。比如当年戴志康的5d6d.com,为什么愿意放在蓝芒,因为我能提供给戴志康意想不到的服务,让他能够在基础设施这个专业方面始终需要我。

相关阅读:

降息时代**捍卫战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