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会外卖就是根据客人的要求,把宴会做到饭店以外,而宴会的内容及服务水平丝毫不能降低。少到十几人,多到百余人的宴席,宴会地点不限,室内户外均可;宴会时间不受限制,午宴、晚宴都行。由于背后有套专业团队,无论是顾客需要烧烤,还是鸡尾酒会,或是西式自助餐,他们均能根据顾客要求提供。
宴会“外卖”改变传统宴会观念
张明坦言,2008年时,宴会“外卖”在天津是**的生意,自己到工商局注册公司的时候,工作人员曾经问他:“宴会‘外卖’都干什么呀?”
宴会“外卖”,不提供宴会所需的场地,只提供食品、酒水、餐具、桌椅、摆台和现场服务。既没有场地局限性,也没有用餐形式局限性:顾客可选择在教堂用餐,也可选择到郊外用餐;服务公司既能提供中式围桌服务,还可提供中西式站立自助餐等;既有商务宴会、婚宴,还有家宴,甚至是野外烧烤。总之,宴会“外卖”是将宴会服务从酒店、酒楼、饭馆等搬到客人所希望的任何场所,以希望的任何形式出现。
目前宴会“外卖”服务是按人头+服务费的模式收取费用,如普通的中西式自助餐为例,每位人民币188元+15%服务费起,平均毛利润率接近30%。截至本刊发稿时,张明年均服务的顾客总量超过万人,年均服务的企业总量超过150家,企业顾客带来的营业额与个体顾客带来的营业额之比是9:1。
另外,除了宴会“外卖”这项主营业务之外,张明又扩展了两项新业务:一是,餐宴用品租赁;二是,企业团膳服务。相对于宴会“外卖”,这两项业务由于新,带来的利润稍显“羞涩”,但是维持整个团队的正常运营一点问题也没有。
宴会“外卖”门道不少
100条“军规”成为“秘密武器”,执行力*关键
在张明眼里,能在短短几年时间取得一定的成绩,手里的“秘密武器”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谓“秘密武器”是被张明天天捧在手心里的100条“军规”:如第五条“确认食品、餐具、杯具数量”;第九条“活动前**,与客人再次确认活动细节”……每一条内容后面都有具体的负责人、确认的结果、联系方式等信息。
这套表格在外人看来有些教条化、啰嗦,甚至多余。张明解释道,宴会“外卖”是靠服务质量为生的生意,不允许犯错。举个例子,少一把椅子,碎一个杯子,对于配套设施齐全的酒店不叫个事,但是在没有餐饮配套设施的场地里,这就是一件“大事”,客户来了,有人没有地方坐,客户会满意吗?客户不满意,别说下次不会有生意合作,可能还会影响你未来在行业的生存。
张明表示,办宴会“外卖”*让人头疼的事情就是突**况,无论你想得多周到,总会有意料之外的事儿冒出来考验你。说到突**况,张明就像看到了“老朋友”一样。
针对突**况的解决,张明用了一个极为形象的比喻——“救*队员”。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要求员工们要“多才多艺”;二是,一定要跑赢时间,既然是突发事件,所有的解决都必须在*短时间之内解决,现在是以秒计算解决问题的时间,将影响降到*低。基本上现在解决突发问题,小状况,如出现食品不够等,在30— 60秒之内解决;大状况,在5—10分钟之内解决。
逆向思维,**客户、**划价
没有人会将主动上门的客户拒之门外,特别是旺季,**客户划价的商家也不多,但是张明偏偏逆着来。这是为什么呢?
张明解释道,在旺季时**客户主要原因:每接一单生意,都要保证服务质量,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过多接单,只会造成服务质量下降,反而会将之前积攒的口碑毁掉,不划算。
而**划价则是因为,自己始终坚持“一分钱一分货”,自己做的是生意,不是公益事业,肯定要盈利。如果一味迁就顾客而降低收费标准,为了盈利只能从服务质量、产品质量上做文章。看似是将这单业务接下了,但是对后面的业务没有任何好处。
事实上,张明的“**”不仅没有让他的客户减少,反而更多,一是,很多客户坚信,他敢**客户要求,肯定有很强的实力,愿意合作,感觉与他合作放心;二是,他的“**”,让他在业内多了一丝神秘,很多客户也愿意尝试合作。
相关了解:
卖饮食先于卖创意
。另一种是自主竞争力型,有自己的中央厨房,有自己的厨师长,有仓库,有实体店面。蔡凡和杨莉创立的“品味”属于此类。
两种截然不同的运作模式,现在判断其商业前景可能还为时过早。但是,在饭统网的总编看来,宴会外卖针对的是特定人群的特定市场,在中国40万的餐饮消费市场中,宴会外卖这个市场其实并不大。然而,要做好宴会外卖市场,不管采用何种形式,保证菜品的“好吃”才是第一位的。
他甚至认为,宴会外卖在未来会出现“叫座不叫响”的局面。宴会外卖这种“个性团体餐”的市场前景,归根结底是要问经营者,是“卖”饮食,还是“卖”创意,如果只是为“卖”形式,那前景并不乐观,面对的客人也只是一次性的,很难有持久的“回头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