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年终奖需要纳税吗 个人年终奖如何纳税】最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2016-01-29来源 : 互联网

【个人年终奖需要纳税吗 个人年终奖如何纳税】最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临近岁末年终,很多企业会选择在春节前发放全年奖金,年终奖如何计算个人所得税,如何发放能合理降低个人税负,相信这是公司和员工个人都关心的焦点问题。

一起来看看深圳市地税局业务人员是怎么计算好这笔账的吧!

从税法上的定义来看,全年一次性奖金是指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扣缴义务人根据其全年经济效益和对雇员全年工作业绩的综合考核情况,向雇员发放的一次性奖金。这些一次性奖金也包括年终加薪、年底双薪、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办法的单位根据考核情况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

税法规定纳税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可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由扣缴义务人发放时代扣代缴。在计算应纳税款时,可先将雇员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在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当月,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应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减除“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按上述办法确定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具体公式如下:

A.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适用公式为:

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B.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适用公式为:

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举例说明

上面的规定是不是看花眼了,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来直观说明。

譬如李先生2016年1月实际取得工资收入9000元,年终奖3万元。如果其不采取全年一次性奖金的优惠计税方式,则所有同一月份收入应当合并纳税,故应纳税额=(9000+30000-3500)×30%-2755=7895元。

若采取优惠计税方式,其当月工薪收入应纳税额=(9000-3500)×20%-555=545元;对于年终奖应纳税额的计算,首先因为其当月工薪已高于法定费用扣除标准,故将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直接除以12个月,即:30000÷12=2500元,按其商数对照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确定所适用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105,因此其年终奖应纳税额=30000×10%-105=2895元。李先生当月应纳税额为3440元,较前一种方式少缴了4455元的税款,纳税人税负大大得以减轻。

那么如果李先生当月实际取得工资仅为3000元,年终奖5万元,那么他的当月工资收入因未达法定扣除标准,其应纳税额为零;年终奖的应纳税额=[30000-(3500-3000)] ×10%-105=2845元。李先生当月应纳税额为2845元。

税务机关提醒: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上述计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雇员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关于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含税级距)【税率资讯网提供】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级距)税率(%)速算扣除数

1不超过1,500元不超过1455元的30

2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超过1455元至4155元的部分10105

3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超过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20555

4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超过7755元至27255元的部分251,005

5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超过27255元至41255元的部分302,755

6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超过41255元至57505元的部分355,505

7超过80,000元的部分超过57505元的部分4513,505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 -“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税免征额是35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3500

扣除标准:个税按35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如果某人的工资收入为5000元,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5000—3500)×3%—0=45(元)。

以上是关于【个人年终奖需要纳税吗 个人年终奖如何纳税】最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的全部内容!

标签: 个人年终奖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